拼音: qiáng yǒu ěr怎么读
注音: ㄑㄧㄤˊ ㄧㄡˇ ㄦˇ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隔墙有耳
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复制
出处:语出《诗经・小雅・小弁》君子无易由言,耳属于垣。”《管子・君臣下》:“古者有二言:墙有耳,伏寇在侧。墙有耳者,微谋外泄之谓也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小心秘密泄漏。
①.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。如:砖墙。土墙。院墙。城墙。墙垣。墙头。墙头草。铜墙铁壁。
②. 门屏。如:萧墙(喻内部,如“祸起墙墙”)。
③.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。
①. 存在。如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
②. 表示所属。如:他有一本书。
③. 表示发生、出现。如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
④. 表示估量或比较。如:水有一丈多深。
⑤. 表示大、多。如:有学问。
⑥.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。如:有劳。有请。
⑦.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。如:有一天。
⑧.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。如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①. 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①.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如:耳背( bèi )。耳垂。耳鬓厮磨( mó )。耳穴。耳聪目明。耳濡目染。
②. 像耳朵的东西。如:木耳。银耳。
③.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。如:耳房。鼎耳。
④. 听说。如:耳闻。耳软。耳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
⑤. 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。如:想当然耳。
⑥. 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~”。
墙有耳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qiáng yǒu ěr朗读),主谓式结构意思是:比喻秘密易于外泄。出自语出《诗经・小雅・小弁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小心秘密泄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