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ísāntàibǎo

十三太保

    拼音 shí sān tài bǎo怎么读

    注音 ㄕˊ ㄙㄢ ㄊㄞˋ ㄅㄠˇ

    十三太保的意思

    十三太保的详细解释

    【释义】

    相传唐末李克用有义子十三人,皆被封为“太保”,故称为“十三太保”。

    十三太保字义分解

    读音(shí), 十部,共2画

    ㈠ 十 [ shí ]

    ①. 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

    ②. 表示多、久。如:十室九空。

    ③. 表示达到顶点。如:十足。十成。

    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    ㈠ 三 [ sān ]

    ①.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如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    ②. 表示多次或多数。如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    读音(tài), 大部,共4画

    ㈠ 太 [ tài ]

    ①. 过于。如:太长。

    ②. 极端,最。如:太甚。太平。

    ③. 高,大。如:太空。太学。

    ④. 很。如:不太好。

    ⑤.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。如:太老伯。太夫人(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

    读音(bǎo), 亻部,共9画

    ㈠ 保 [ bǎo ]

    ①. 看守住,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。如:保卫。保管。保健。保障。保密。明哲保身。朝不保夕(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。形容形势危急)。

    ②. 维持原状,使不消失或减弱。如:保持。保洁。保质。保墒。

    ③. 负责。如:保证。保荐。保修。保险。确保。担保。

    ④.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,若干甲为一保。

    ⑤. 旧称佣工。如:酒保(酒店服务人员)。佣保。

    ⑥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