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ánzhēngběi

南征北伐

拼音 nán zhēng běi fá怎么读

注音 ㄋㄢˊ ㄓㄥ ㄅㄟˇ ㄈㄚˊ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南征北战

反义词安居乐业

南征北伐的意思

亦作“南征北讨”亦作“南征北战”形容转战南北,经历了许多战斗

出处唐・柳宗元《封建论》历于宣王,挟中兴复古之德,雄南征北伐之威,卒不能定鲁侯之嗣。

用法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经历的战争。

例子李世民经过许多南征北伐终于登上王位

南征北伐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形容经历许多战争。《唐・陈子昂・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》:“西逾流沙,东绝沧海,南征北伐,无所不至。”《唐・柳宗元・封建论》:“历于宣王,挟中兴复古之德,雄南征北伐之威,卒不能定鲁侯之嗣。”亦作“南征北讨”、“南征北战”。

南征北伐的翻译

  1. campaign all across the country

南征北伐字义分解

读音(nán,nā), 十部,共9画

㈠ 南 [ nán ]

①.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。如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国(指中国南部)。南陲(南部边疆)。南极。南半球。

②. 姓。

㈡ 南 [ nā ]

①. 〔~无( mó 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~~阿弥陀佛”、“~~观世音菩萨”。

读音(zhēng), 彳部,共8画

㈠ 征 [ zhēng ]

①. 远行。如:长征。征途。征夫。征人。征衣。征帆(远行的船)。

②. 用武力制裁,讨伐。如:征服(用力制服)。征讨。征伐。征战(出征作战)。南征北战。

③. 召集。如:征兵。征募(招募兵士)。征集兵马。

④. 收集。如:征税。征粮。

⑤. 招请,寻求。如:征求。征稿。征婚。征聘(招聘)。征询(征求意见)。

⑥. 证明,证验。如:征引(引用,引证)。信而有征。

⑦. 表露出来的迹象。如:特征。征候。

读音(běi,bèi), 匕部,共5画

㈠ 北 [ běi ]

①.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左手的一边,与“南”相对。如:北方。北辰(古书指北极星)。北上(古代以北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与“南下”相对)。北极星(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,人常靠它辨别方向)。北国(指中国北部)。

②. 打了败仗往回逃。如:败北。

㈡ 北 [ bèi ]

①. 古同“背”,违背,违反。

读音(fá), 亻部,共6画

㈠ 伐 [ fá ]

①. 砍。如:伐树。砍伐。

②. 征讨。如:讨伐。伐罪(征讨有罪的人)。口诛笔伐。

③. 自夸。如:伐善(夸自己的好处)。伐智。不矜不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