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ōngzhīxiá

公余之暇

    拼音 gōng yú zhī xiá怎么读

    注音 ㄍㄨㄥ ㄩˊ ㄓ ㄒㄧㄚˊ

    公余之暇的意思

    公余之暇的详细解释

    【释义】

    办公以外的闲暇时间。《文明小史・第二十三回》:“起先万帅公余之暇,还时常邀他来问些学问,谈得甚为融洽。”

    公余之暇字义分解

    读音(gōng), 八部,共4画

    ㈠ 公 [ gōng ]

    ①. 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。如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无私。

    ②. 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。如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

    ③. 国家,社会,大众。如:公共。公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公众。公民。公论(公众的评论)。

    ④. 让大家知道。如:公开。公报。公然。

    ⑤.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。如:三公(中国周代指“太师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汉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

    ⑥. 敬辞,尊称男子。如:海公。包公。诸公(各位)。

    ⑦. 雄性的。如:公母。公畜。

    ⑧.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。如:公公。外公(外祖父)。

    ⑨. 姓。

    读音(yú), 人部,共7画

    ㈠ 余 [ yú ]

    ①. 文言代词,我:“~将老”。

    ②. 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。如:剩余。余粮。余兴。余悸。余孽。节余。余生。余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余勇可贾( gǔ 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

    ③. 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。如:十余人。

    ④. 后:“劳动之~,欢歌笑语。”

    ⑤. 农历四月的别称。

    ⑥. 姓。

    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
    ㈠ 之 [ zhī ]

    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如:赤子之心。

    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如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    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    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如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    ⑤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
    ⑥. 虚用,无所指。如:久而久之。

    ⑦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    读音(xiá), 日部,共13画

    ㈠ 暇 [ xiá ]

    ①. 空闲,没有事的时候。如:得暇。闲暇。无暇。应接不暇。目不暇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