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ìhányǒu

岁寒三友

拼音 suì hán sā yǒu怎么读

注音 ㄙㄨㄟˋ ㄏㄢˊ ㄙㄚ ㄧㄡˇ

感情中性成语

岁寒三友的意思

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

出处元・白朴《朝中措》苍松隐映竹交加,千树玉梨花,好个岁寒三友,更堪红白山茶。

用法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松、竹、梅。

例子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,现在刚是深秋天气,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。”

岁寒三友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松、竹、梅。《明・无名氏・渔樵闲话・第四折》:“到深秋之后,百花皆谢,惟有松、竹、梅花,岁寒三友。”

山水、松竹、琴酒。见《清・赵翼・陔余丛考・卷四十三・岁寒三友》。

岁寒三友的翻译

  1. symbol of the lasting friendship,the tree durable plants of winter pine,bamboo and meihua

岁寒三友字义分解

读音(suì), 山部,共6画

㈠ 岁 [ suì ]

①. 年。如:岁首。岁暮。岁夕(即“除夕”)。岁除(年终)。岁阑(一年将尽的时候)。

②. 一年的收成,年景。如:岁凶(年成歉收)。歉岁(收成不好的年份)。

③. 年龄。如:年岁。周岁。

④. 星名。如:岁星(即“木星”。)

⑤. 指时间,光阴。如:岁月(泛指时间)。

读音(hán), 宀部,共12画

㈠ 寒 [ hán ]

①. 冷,与“暑”相对。如: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带。寒战。寒噤。寒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来暑往。唇亡齿寒。

②. 害怕。如:寒心。

③. 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。如:寒门。寒伧。寒舍。寒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寒酸。寒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㈠ 三 [ sān ]

①.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如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②. 表示多次或多数。如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读音(yǒu), 又部,共4画

㈠ 友 [ yǒu ]

①. 彼此有交情的人。如:朋友。友谊。友情。

②. 有亲近和睦关系的。如:友邦。友邻。

③. 相好,互相亲爱。如:友爱。友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