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ì

入室弟子

拼音 rù shì dì zǐ怎么读

注音 ㄖㄨˋ ㄕˋ ㄉㄧˋ ㄗˇ

感情中性成语

入室弟子的意思

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入室:到家;弟子:学生,徒弟

出处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先进》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

用法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例子《晋书·杨柯传》:“虽受业门徒,非入室弟子,莫得亲言。”

入室弟子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正式磕头拜师、得师傅真传的徒弟。《晋书・卷九十四・隐逸传・杨轲传》:“虽受业门徒,非入室弟子,莫得亲言。”

入室弟子字义分解

读音(rù), 入部,共2画

㈠ 入 [ rù ]

①. 进,由外到内。如:进入。入梦。

②. 适合,恰好合适。如:入选。入耳。

读音(shì), 宀部,共9画

㈠ 室 [ shì ]

①. 屋子,房间,亦指家。如:居室。教室。会客室。温室。引狼入室。

②. 家,家族。如:皇室。女有家,男有室。

③. 机关团体内部的工作单位。如:档案室。

④. 古指妻子(亦指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)如:妻室。继室。

⑤. 刀剑的鞘。

⑥. 墓穴。

⑦.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
读音(dì,tì,tuí), 弓部,共7画

㈠ 弟 [ dì ]

①. 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。如:弟弟。兄弟。

②.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。如:表弟。堂弟。

③.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。如:老弟。师弟。

④.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。如:弟子。徒弟。

⑤. 古同“第”,次序。

⑥. 古同“第”,但。

㈡ 弟 [ tì ]

①. tì ㄊㄧˋ 古同“悌”,孝悌。

㈢ 弟 [ tuí ]

①. tuí ㄊㄨㄟˊ 〔~靡〕颓唐;柔顺。

读音(zǐ), 子部,共3画

㈠ 子 [ zǐ ]

①.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。如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②.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。如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③. 动物的卵。如:鱼子。蚕子。

④. 幼小的,小的。如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⑤.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。如:子弹( dàn )。棋子儿。

⑥. 与“母”相对。如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⑦. 对人的称呼。如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⑧.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。如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⑨. 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。如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⑩. 用于计时。如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⑪.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如:子爵。

⑫. 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如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⑬. 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如:敲了两下子门。

⑭. 姓。

㈡ 子 [ zì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