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uán xí kě dìng怎么读
注音: ㄔㄨㄢˊ ㄒㄧˊ ㄎㄜˇ ㄉㄧㄥˋ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迎刃而解传檄而定
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纸文书,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传:传送,传递;檄:讨敌文书;定:平定复制
出处:明・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传檄可定,极言敌之易破;迎刃而解,甚言事之易为。
用法:谓语、定语;指不战而胜。
①. 转( zhuǎn )授,递。如:传递。传输。传戒。传统。言传身教。
②. 推广,散布。如:宣传。流传。传名。传奇(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;➋中国明、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;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)。
①. 解说经义的文字。如:经传。《左传》。
②.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。如:小传。自传。纪传。传记。传略。树碑立传。
③.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。如:《水浒传》。
④.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,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。如:传舍(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)。
①.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:“此臣之所谓传~而千里定者也”。~文。羽~。~移(文体名,“檄文”与“移文”的合称。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;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)。
①. 允许。如:许可。认可。宁可。
②. 能够。如:可见。可能。可以。不可思议。
③. 值得,认为。如:可怜。可悲。可亲。可观。可贵。可歌可泣。
④. 适合。如:可身。可口。可体。
⑤. 尽,满。如:可劲儿干。
⑥. 大约。如:年可二十。“潭中鱼可百许头”。
⑦. 表示转折,与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
⑧. 表示强调。如:他可好了。
⑨.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。如:都这么说,可谁见过呢?
⑩.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。如:这件事他可同意?
⑪. 姓。
①. 〔~汗( hán )〕中国古代鲜卑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
①. 不动的,不变的。如:定额。定价。定律。定论。定期。定型。定义。定都( dū )。定稿。定数( shù )(a.规定数额;b.指天命;c.规定的数额)。断定。规定。鉴定。
②. 使不变动。如:定案。定罪。决定。确定。
③. 平安,平靖(多指局势)如:大局已定。
④. 镇静,安稳(多指情绪)如:心神不定。
⑤. 确凿,必然的。如:必定。镇定。
⑥. 预先约妥。如:定计。定情。定货。定做。
⑦. 姓。
传檄可定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chuán xí kě dìng朗读),ABCD式组合,偏正式结构意思是: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纸文书,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。出自明・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战而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