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ūshìtóng

休戚是同

拼音 xiū qī shì tóng怎么读

注音 ㄒㄧㄡ ㄑㄧ ㄕˋ ㄊㄨㄥˊ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休戚与共

休戚是同的意思

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

出处《晋书・王导传》吾与元规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

用法谓语、定语;指关系密切。

休戚是同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休戚与共”。见“休戚与共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休戚与共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国语・周语下》曾提到一段故事:孙周是晋襄公的曾孙,因为受到在位的晋厉公排挤,而避难到周王室,担任单襄公的家臣。他当时虽然年纪轻,但却为人忠厚,做事合于义理,即使远走他乡,对于晋国的一切仍然非常关心。听到晋国有不好的消息,总是跟著感到悲伤;而听到晋国有可喜的事情,心情也会跟著感到高兴。单襄公看得出来孙周是个才德兼备的青年,前途光明无限,因此在病重的时候,叮咛儿子单顷公说:“要好好善待晋国的公子,因为他虽然身处异乡,但却非常关心晋国的一切,不忘其本,自觉与晋国的荣辱安危互相关联。现在的晋厉公是个昏君,将来孙周一定会回国去接任国君,继承王位,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对待他。”后来,晋国发生叛乱,厉公被杀,孙周果然被迎回晋国,即位为晋悼公。后来“休戚与共”这句成语,当就从这里的原文“为晋休戚,不背本也”演变而出,形容彼此同甘共苦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晋书・卷六五・王导列传》:“(王)导曰:『吾与元规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则如君言,元规若来,吾便角巾还第,复何惧哉!』”

休戚是同的翻译

  1. share joys and hardships/sorrows with

休戚是同字义分解

读音(xiū,xǔ), 亻部,共6画

㈠ 休 [ xiū ]

①. 歇息。如:休整。休假。休闲。离休。

②. 停止。如:休业。

③. 完结(多指失败或死亡)。

④. 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,断绝夫妻关系。如:休妻。

⑤. 不要。如:休想。休提。

⑥. 吉庆,美善,福禄。如:休咎(吉凶)。

⑦. 助词,用于语末,与“罢”、“了”等用法相当。如:归休。

⑧. 辞去官职。如:休官。

㈡ 休 [ xǔ ]

①. 通“煦”,温和,温暖。

读音(qī), 戈部,共11画

㈠ 戚 [ qī ]

①.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。如:亲戚。外戚。戚族。戚友。

②. 忧愁,悲哀。如:戚然。凄戚。哀戚。休戚。

③. 古代兵器,像斧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shì), 日部,共9画

㈠ 是 [ shì ]

①. 表示解释或分类。如:他是工人。《阿Q正传》的作者是鲁迅。

②. 表示存在。如:满身是汗。

③. 表示承认所说的,再转入正意,含有“虽然”的意思。如:诗是好诗,就是太长了。

④. 表示适合。如:来的是时候。

⑤. 表示任何。如:凡是。是活儿他都肯干。

⑥. 用于问句。如:他是走了吗?

⑦. 加重语气,有“的确”、“实在”的意思。如:天气是冷。

⑧. 对,合理,与“非”相对。如:是非。他说的是。实事求是。

⑨. 认为对。如:是古非今。各行其是。深是其言。

⑩. 表示应承或同意(单说一个“是”字)如:是,我就去。

⑪. 这,此。如:是日。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比比皆是。

⑫. 助词,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。如:惟你是问。惟利是图。

⑬. 姓。

读音(tóng,tòng), 冂部,共6画

㈠ 同 [ tóng ]

①. 一样,没有差异;相~。~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~侪(同辈)。~庚(同岁)。~年。~胞。~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行业的人)。~仁(同人)。~仇敌忾。~工异曲。~室操戈。情~手足。

②. 共,在一起(从事)如:共同。同学。同步。殊途同归。同舟共济。

③. 和,跟。如:同流合污。

④. 姓。

㈡ 同 [ tòng ]

①. 〔胡~〕见“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