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shì

一目之士

拼音 yī mù zhī shì怎么读

注音 ㄧ ㄇㄨˋ ㄓ ㄕˋ

感情中性成语

一目之士的意思

指见解片面,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

出处清・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・志雅堂杂抄》此书成于元代,道学之风甚盛,而能为是言,此是非之公也。近世一目之士,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,亦愚甚矣。

用法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
一目之士字义分解

读音(yī), 一部,共1画

㈠ 一 [ yī ]

①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
②. 纯;专。如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
③. 全;满。如:一生。一地水。

④. 相同。如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
⑤. 另外的。如:蟋蟀一名促织。

⑥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如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
⑦. 乃;竞。如:一至于此。

⑧. 部分联成整体。如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
⑨. 或者。如:一胜一负。

⑩. 初次。如:一见如故。

⑪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
读音(mù), 目部,共5画

㈠ 目 [ mù ]

①. 眼睛。如:目光。醒目。历历在目。目指气使(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,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颐指气使”)。

②. 看,视。如:目语。目论(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)。

③. 想要达到的地点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。如:目的( dì )(亦指箭靶的中心)。

④.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。如:条目。纲举目张。

⑤. 名称。如:数目。巧立名目。

⑥. 标题。如:目录。

⑦.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,在“纲”以下,“科”以上。如: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。

⑧. 孔眼。如:网目。

⑨. 指为首的人。如:头目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
㈠ 之 [ zhī ]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如: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如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如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如: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读音(shì), 士部,共3画

㈠ 士 [ shì ]

①.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。如:士族。士大夫。

②. 旧时指读书人。如:士子。士民。学士。

③. 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。如:士女。

④. 对人的美称。如:志士。烈士。女士。

⑤. 军衔的一级,在尉以下;亦泛指军人;上~。~兵。~卒。~气。

⑥. 称某些专业人员。如:医士。护士。

⑦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