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ī niǔ bā wāi怎么读
注音: ㄑㄧ ㄋㄧㄡˇ ㄅㄚ ㄨㄞ
感情贬义成语
近义词:歪歪扭扭七歪八扭
反义词:端端正正
形容不端正复制
出处: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、表泥剥落的土房。
用法: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。
例子: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咱们家向来走不到七扭八歪的斜岔子上去……”
①. 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
②. 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
③.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①. 转动,扳转。如:扭过脸来。扭头。
②. 拧断。如:强扭的瓜不甜。
③. 拧伤。如:扭了腰。
④. 身体摇摆转动。如:扭动。扭捏。扭秧歌。
⑤. 揪住。如:扭打。
⑥. 违拗。如:胳臂扭不过大腿。
①. 数名,七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捌”代)如:八面玲珑。八卦(《周易》中的八种基本图形)。
①. 不正,偏斜。如:歪斜。歪曲( qū )。
②. 不正当,不正派的。如:歪理。歪诗。歪才。歪风。
③. 侧卧休息。如:我歪一会儿。
七扭八歪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qī niǔ bā wāi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形容不端正。出自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