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ègǒu

一介不苟

拼音 yī jiè bù gǒu怎么读

注音 ㄧ ㄐㄧㄝˋ ㄅㄨˋ ㄍㄡˇ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一介不取

一介不苟的意思

见“一介不取”

出处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二回我平生于银钱一道,一介不苟。

用法谓语、定语;指为人清廉。

一介不苟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一丝不苟”。见“一丝不苟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一丝不苟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一丝不苟”的“苟”有轻率、随便的意思。所以“一丝不苟”是在形容一个人做事认真,一点也不马虎的意思。有许多和“不苟”组合而成的词语,如:“不苟言笑”、“不苟言谈”、“方正不苟”、“临财不苟”等等,都在指对事不轻忽、不随便。推究“不苟”一词,早就出现在《周礼・地官・大司徒》,是指对人民的十二种教化方法之一。古圣先王认为如果可以让人民在祭祀时能够养成恭敬的态度,对往者尊崇敬谨,则在面对在生的亲人时,一定“不苟”,意思即是不会轻率随便。为了强调语义,可在不苟前加上“一丝”,也就是“一点点都不马虎”的意思。“一丝不苟”这句成语,当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,用来形容做事认真,一点也不马虎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二回:“我平生于银钱一道,一介不苟。便是朋友有通财之谊,也须谊可通财的,才可作将伯之呼。”
  • 02.清・陈确〈与陆冰修书〉:“俗儒不知,以为吾学古人,当学其大者远者,若夫一介不苟,特硁硁小节耳,不足学也。”

一介不苟字义分解

读音(yī), 一部,共1画

㈠ 一 [ yī ]

①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
②. 纯;专。如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
③. 全;满。如:一生。一地水。

④. 相同。如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
⑤. 另外的。如:蟋蟀一名促织。

⑥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如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
⑦. 乃;竞。如:一至于此。

⑧. 部分联成整体。如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
⑨. 或者。如:一胜一负。

⑩. 初次。如:一见如故。

⑪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
读音(jiè), 人部,共4画

㈠ 介 [ jiè ]

①. 在两者中间。如:介于两者之间。介词(用在名词、代词之前,合起来表示地点、时间、方向、方式等关系的词,如“从”、“向”、“在”、“以”、“对于”等)。介入。

②. 这样,这么。如:像煞有介事(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,多指大模大样,好像有什么了不起)。

③. 放在心里。如:介意。介怀。

④. 耿直。如:耿介。

⑤. 甲。如:介胄。介壳。

⑥. 个(用于人)如:一介书生。

⑦. 大。如:介圭(大玉)。

⑧. 传统戏曲脚本里表示情态动作的词。如:笑介。饮酒介。

⑨. 助。如:介寿。

⑩. 姓。

⑪. 古同“芥”,芥菜。

读音(bù,fǒu), 一部,共4画

㈠ 不 [ bù ]

①. 副词。

②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如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③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如:不,我不知道。

④. 用在句末表疑问。如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㈡ 不 [ fǒu ]

①. fǒu ㄈㄡˇ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读音(gǒu), 艹部,共8画

㈠ 苟 [ gǒu ]

①. 姑且,暂且。如:苟安。苟延残喘。苟且。

②. 马虎,随便。如:苟得。苟合。不敢苟同。

③. 如果,假使。如:苟非其人。“苟富贵,无相忘”。

④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