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ào

孺子可教

拼音 rú zǐ kě jiào怎么读

注音 ㄖㄨˊ ㄗˇ ㄎㄜˇ ㄐㄧㄠˋ

感情褒义成语

孺子可教的意思

指年轻人可培养

出处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留侯世家》父以足受,笑而去。良殊大惊,随目之。父去里所,复返,曰:‘孺子可教矣。’

用法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例子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你这话给我父亲听见,该说‘孺子可教’了。”

谜语1. —— 孺子可教

孺子可教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孺子,小孩子。“孺子可教”指年轻人可以教诲栽培。用于称许之意。语出《史记・卷五五・留侯世家》。

【典源】

《史记・卷五五・留侯世家》

[1]尝闲[2][3]下邳[4]上,有一老父,衣[5],至良所,直堕其[6]圯下,[7]谓良曰:“[8],下取履!”良[9],欲[10]之。为其老,[11]忍,下取履。父曰:“[6]我!”良业为取履,因长跪履之。父以足受,笑而去。良[13]大惊,随目之。父去里所,复还,曰:“孺子可教矣。后五日[14],与我会此。”良因怪之,跪曰:“[15]。”五日平明,良往。父已先在,怒曰:“与老人期,后,何也?”去,曰:“后五日早会。”五日鸡鸣,良往。父又先在,复怒曰:“后,何也?”去,曰:“后五日复早来。”五日,良夜未半往。有顷,父亦来,喜曰:“当如是。”出一编书,曰:“读此则为王者师矣。后十年兴。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”遂去,无他言,不复见。旦日视其书,乃《太公兵法》也。良因异之,常习诵读之。

注解

[1]良:张良(?∼公元前186),字子房。汉初名臣。本是韩国公子,秦灭韩,良悉以家财求刺客,共击始皇于博浪沙,不中,遂更姓名,隐于下邳,而受《太公兵法》于圯上老人。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,封留侯。晚好黄老,学辟谷之术。卒谥文成。

[2]从容:舒缓悠闲的样子。

[3]步游:散步。游,通“游”。

[4]圯:音yí,桥。

[5]褐:音hé,粗毛布制成的平民衣服。

[6]履:鞋。

[7]顾:回头看。

[8]孺子:小孩子

[9]鄂然:惊讶的样子。鄂,通“愕”。

[10]殴:打。

[11]彊:音qiǎng,勉力、勉强。通“强力”。

[12]履:穿鞋。

[13]殊:非常。

[14]平明:天刚亮的时候。

[15]诺:表示同意的应答声。

【典故】

“孺子”原是幼童的通称,也可以用于指年轻人,“孺子可教”就是说这个年轻人值得教诲。《史记・卷五五・留侯世家》中记载,张良原是战国时韩国贵族,韩国被秦国灭了之后,他想为国家报仇,于是请了一位大力士与他一起刺杀秦始皇,但是没有成功,因此而被通缉,只好隐姓埋名到下邳避难。有一天,张良到桥上散步,有一位穿著褐衣的老人,到张良面前就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,并且很不客气地对张良说:“小伙子,下去替我捡鞋!”张良非常惊讶,想上前揍他一顿。但看他年纪大,就勉强忍耐下来,到桥下替他捡鞋。捡上来后,老人又说:“帮我穿上!”张良百般不情愿,但心想好人就做到底吧,便跪著帮他穿鞋。老人伸脚穿鞋后,笑著离开,张良大吃一惊,目送他远去。老人走了一里路又回来说:“孺子可教啊!五日后天亮时来这里和我踫面。”老人后来又连续测验张良多次,确定他能忍人所不能忍,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,便送给他一本《太公兵法》,相传是姜太公辅佐周武王伐纣后所著的兵书,要他仔细研读,将来可为王者师。后来,张良果真利用这本书中的兵法,帮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,建立了汉朝。“孺子可教”后来就被用来称许可以教诲栽培的年轻人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史记・卷五五・留侯世家》:“父去里所,复还,曰:『孺子可教矣。后五日平明,与我会此。』”(源)
  • 02.唐・刘禹锡〈澈上人文集纪〉:“初,上人在吴兴,居何山,与昼公为侣。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,陪其吟咏,皆曰孺子可教。”
  • 03.宋・楼钥《攻媿集・卷六・代毛崇夫贺妇翁黄圯老生朝》:“孺子倘可教,愿受书一编。”
  • 04.明・张岱《瑯嬛文集・卷五・只履研铭》:“遇黄石,授素书,孺子可教,圯桥进履。”
  • 05.《聊斋志异・卷一○・恒娘》:“朱往见恒娘。恒娘喜曰:『得之矣!子归毁若妆,勿华服,勿脂泽,垢面敝履,杂家人操作。一月后,可复来。』朱从之……如是者一月,又往见恒娘。恒娘曰:『孺子真可教也!……』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指年轻人可以教诲裁培。褒义。

类别用在“称许晚辈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才吩咐过一次,他就永志不忘,真是孺子可教。

这个年轻人认真上进,许多长辈都说他孺子可教。

弟弟年纪虽小,但绘画的才华却十分杰出,赢得老师孺子可教的评语。

看到获奖学生的表现,老师频频点头,嘴里不停地说著:“孺子可教!孺子可教!”。

在哥哥还很小的时候,国文老师就发现了他的文学才华,认为孺子可教,频频鼓励他写作,终于造就他成为今日有名的作家。

语义指年轻人可以教诲裁培。褒义。

类别用在“称许晚辈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才吩咐过一次,他就永志不忘,真是孺子可教。

这个年轻人认真上进,许多长辈都说他孺子可教。

弟弟年纪虽小,但绘画的才华却十分杰出,赢得老师孺子可教的评语。

看到获奖学生的表现,老师频频点头,嘴里不停地说著:“孺子可教!孺子可教!”。

在哥哥还很小的时候,国文老师就发现了他的文学才华,认为孺子可教,频频鼓励他写作,终于造就他成为今日有名的作家。

【辨识】

例句

形音孺,音rú。幼童、小孩。不可写作“儒”。

孺子可教的翻译

  1. the young man is worthy to be taught
  2. じゅし教(おし)うべし
  3. подающий надежды юноша

孺子可教字义分解

读音(rú), 子部,共17画

㈠ 孺 [ rú ]

①. 小孩子,幼儿。如:孺子。孺慕(幼童对父母的爱慕,泛指深挚的敬爱或仰慕)。孺子牛。妇孺皆知。

读音(zǐ), 子部,共3画

㈠ 子 [ zǐ ]

①.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。如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
②.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。如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
③. 动物的卵。如:鱼子。蚕子。

④. 幼小的,小的。如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
⑤.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。如:子弹( dàn )。棋子儿。

⑥. 与“母”相对。如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
⑦. 对人的称呼。如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
⑧.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。如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
⑨. 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。如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
⑩. 用于计时。如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
⑪.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如:子爵。

⑫. 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如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
⑬. 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如:敲了两下子门。

⑭. 姓。

㈡ 子 [ zì ]

读音(kě,kè), 口部,共5画

㈠ 可 [ kě ]

①. 允许。如:许可。认可。宁可。

②. 能够。如:可见。可能。可以。不可思议。

③. 值得,认为。如:可怜。可悲。可亲。可观。可贵。可歌可泣。

④. 适合。如:可身。可口。可体。

⑤. 尽,满。如:可劲儿干。

⑥. 大约。如:年可二十。“潭中鱼可百许头”。

⑦. 表示转折,与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

⑧. 表示强调。如:他可好了。

⑨.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。如:都这么说,可谁见过呢?

⑩.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。如:这件事他可同意?

⑪. 姓。

㈡ 可 [ kè ]

①. 〔~汗( hán )〕中国古代鲜卑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

读音(jiào,jiāo), 攵部,共11画

㈠ 教 [ jiào ]

①. 指导,训诲。如:教习。教头。教正。教师。教导。管教。请教。教学相长。因材施教。

②. 使,令。如:风能教船走。

③. 指“宗教”如:教士。教主。教皇。教堂。

④. 姓。

㈡ 教 [ jiāo ]

①. 传授。如:教课。你教给我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