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ènzhāng

拔刃张弩

拼音 bá rèn zhāng nǔ怎么读

注音 ㄅㄚˊ ㄖㄣˋ ㄓㄤ ㄋㄨˇ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剑拔弩张

拔刃张弩的意思

拔出刀,张开弓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刃:指有铎刃的兵器;弩:用机械发箭的弓

出处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莽传下》勒兵至郎署,皆拔刃张弩。

用法谓语、定语;指准备动武。

拔刃张弩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剑拔弩张”。见“剑拔弩张”(一)。01.《汉书・卷九九下・王莽传下》:“省中相惊传,勒兵至郎署,皆拔刃张弩。”(源)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剑拔弩张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(一)“剑拔弩张”原作“拔刃张弩”。新朝地皇三年时,刘歆因为二个儿子、女儿和门人被王莽杀害,非常伤心,又害怕自己可能大祸临头,于是与王涉、大司马董忠共谋兵变。但刘歆迷信天意,告诉众人要等掌理战事的太白星出现,才能举兵,以致错失先机。地皇四年,孙伋、陈邯向王莽密告刘歆将要谋反,王莽急召刘歆等入朝。盘问后,下令将刘歆等叛臣下狱。董忠欲拔剑自杀,这时侍中王望看到这种情形,就大声嚷嚷说:“大司马要造反了!”于是董忠马上就被护卫杀死。因为董忠是辅国重臣,王涉是王莽叔父王根之子,刘歆则是与王莽有几十年情谊的旧臣,因此王莽不愿让此事传开,导致内乱。所以当其他将领率领大军赶至时,大批兵士都拔出剑,弓也上弦,形势十分紧张。更始将军史谌告诉大家说:“大司马董忠得了急性的疯病,已经把他杀了,现在没事了,大家可以收兵了。”眼见董忠已死,刘歆、王涉也只有自杀,这场密谋已久的兵变也就这么失败了。后来“剑拔弩张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形势紧张或声势逼人。(二)南朝梁・袁昂在《古今书评》一书中,评论许多书法家的笔法。其中韦诞是三国魏著名的书法家和制墨家。他写的“章草”已臻成熟,有草圣之称。袁昂认为韦诞的笔法:“如龙威虎振,剑拔弩张。”意思就是说韦诞的书法,就像龙盘绕著,虎振奋欲起,笔力雄健。像剑已拔出,弓已张开,笔势豪放。后来“剑拔弩张”被用来形容书法笔力雄健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汉书・卷九九下・王莽传下》:“省中相惊传,勒兵至郎署,皆拔刃张弩。”(源)

拔刃张弩的翻译

  1. to be at swords' points(eyeball to eyeball)

拔刃张弩字义分解

读音(bá), 扌部,共8画

㈠ 拔 [ bá ]

①. 抽,拉出,连根拽出。如:拔腿。拔草。拔牙。拔苗助长。

②.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。如:连拔数城。

③. 吸出。如:拔毒。拔火罐儿。

④. 选取,提升。如:提拔。拔擢。

⑤. 超出,高出。如:海拔。挺拔。拔地(山、树、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)。拔尖儿。出类拔萃。

⑥.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。如: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。

⑦. 改变。如:坚韧不拔。心志不可拔。

读音(rèn), 刀部,共3画

㈠ 刃 [ rèn ]

①. 刀的锋利部分。如:刀刃儿。刃口。

②. 刀。如:利刃。白刃。

③. 用刀杀。如:与人刃我,宁自刃。手刃亲仇。

读音(zhāng), 弓部,共7画

㈠ 张 [ zhāng ]

①. 开,展开。如:张开。张目(①睁大眼睛;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“为某人张张”)。张榜。铺张。张灯结彩。纲举目张。

②. 商店开业。如:开张。

③. 拉紧。如:紧张。张力。

④. 扩大,夸大。如:夸张。

⑤. 放纵,无拘束。如:乖张。嚣张。

⑥. 料理,应酬。如:张罗。

⑦. 惊惶,慌忙。如:张惶失措。

⑧. 看,望。如:张望。

⑨.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
⑩. 量词。如:一张纸。三张桌子。几张嘴。两张弓。

⑪. 姓。

㈡ 张 [ zhàng ]

读音(nǔ), 弓部,共8画

㈠ 弩 [ nǔ ]

①.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,泛指弓。如:弩弓。弩机。弩手(弓手)。弩箭。弩炮(发射石块的弩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