āizhōngjié

哀乐中节

拼音 āi lè zhōng jié怎么读

注音 ㄞ ㄌㄜˋ ㄓㄨㄥ ㄐㄧㄝˊ

哀乐中节的意思

指哀伤和欢乐都适度,抒发感情不过分中:合乎;节:适度

出处清・刘熙载《艺概・诗概》:不发乎情,即非礼义,故诗要有乐有哀;发乎情,未必即礼义,故诗要哀乐中节。

哀乐中节字义分解

读音(āi), 口部,共9画

㈠ 哀 [ āi ]

①. 悲痛。如:悲哀。哀求。哀叹。哀鸣。哀思。哀鸿遍野(“哀鸿”,哀鸣的大雁;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,流离失所的灾民)。哀艳(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)。

②. 悼念。如:哀悼。默哀。

③. 旧时称死去母亲。如:哀子(a。母丧而父存;b。古称居父母丧的人)。

读音(lè,yuè,yào,lào), 丿部,共5画

㈠ 乐 [ lè ]

①. 欢喜,快活;快~。~境。~融融。~不可支。其~无穷。~观(精神愉快,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)。~天(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)。

②. 使人快乐的事情。如:取乐。逗乐。

③. 对某事甘心情愿。如:乐此不疲。乐善好( hào )施。

④. 笑。如:这事太可乐了。

㈡ 乐 [ yuè ]

①. 声音,和谐成调的。如:音乐。声乐。乐池。乐音(有一定频率,和谐悦耳的声音)。乐歌(①音乐与歌曲;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)。乐正(周代乐官之长)。乐府(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,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;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“乐府”)。

②. 姓。

㈢ 乐 [ yào ]

①. 喜好、欣赏。用于文言文。如: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

㈣ 乐 [ lào ]

①. 地名用字。如:河北省乐亭、山东省乐陵。

读音(zhōng,zhòng), 丨部,共4画

㈠ 中 [ zhōng ]

①.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。如:中心。当( dàng )中。中原。中华。

②.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。如:暗中。房中。中饱。

③.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。如:中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

④.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。如:在研究中。

⑤. 特指“中国”如:中式。中文。

⑥. 适于,合于。如:中看。

㈡ 中 [ zhòng ]

①. 恰好合上。如:中选。中奖。中意(会意,满意)。

②. 受到,遭受。如:中毒。中计。

③. 科举考试被录取。如:中举。中状元。

读音(jié,jiē), 艹部,共5画

㈠ 节 [ jié ]

①.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。如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

②.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。如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

③. 段落,事项。如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

④.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。如:节气。节令。

⑤.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。如:节日。

⑥. 礼度。如:礼节。

⑦.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。如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

⑧. 操守。如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
⑨. 省减,限制。如: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
⑩. 略去,简略。如:节选。节录。

⑪.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。如:符节。使节。

⑫. 姓。

㈡ 节 [ jiē ]

①. 〔~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