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ì lì lì tā怎么读
注音: ㄗˋ ㄌㄧˋ ㄌㄧˋ ㄊㄚ
感情中性成语
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,是完成自他二利,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自利:以利己为主的修养;利他: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复制
出处:《佛遗教经・众生得度》自利利他,法皆具足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①. 本人,己身。如:自己。自家。自身。自白。自满。自诩。自馁。自重( zhòng )。自尊。自谦。自觉( jué )。自疚。自学。自圆其说。自惭形秽。自强不息。
②. 从,由。如:自从。自古以来。
③. 当然。如:自然。自不待言。自生自灭。放任自流。
④. 假如。如:自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
①. 好处,与“害”“弊”相对。如:利弊。利害。利益。利令智昏。兴利除弊。
②. 使顺利、得到好处。如:利己。利用厚生(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)。
③. 与愿望相符合。如:吉利。顺利。
④. 刀口快,针尖锐,与“钝”相对。如:利刃。利刀。利剑。利落。利口巧辩。
⑤. 从事生产、交易、货款、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。如:利息。利率( lǜ )。一本万利。
⑥. 姓。
①. 称你、我以外的第三人,一般指男性,有时泛指,不分性别。如:他们(可包括男性和女性)。他杀。
②. 别的,另外的。如:他人。他日。他乡。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其他。
③. 虚指。如:睡他一觉。
自利利他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zì lì lì tā朗读),ABBC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,是完成自他二利,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。出自《佛遗教经・众生得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