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ānshū

三余读书

拼音 sān yú dú shū怎么读

注音 ㄙㄢ ㄩˊ ㄉㄨˊ ㄕㄨ

感情中性成语

三余读书的意思

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

出处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从学者云:‘苦渴无日。’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三余之意,遇言:‘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。’

用法宾语、定语;指读书刻苦。

例子余尝以三余读书,讲习之暇,读其文。(晋・陶潜《感士不遇赋序》)

三余读书字义分解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㈠ 三 [ sān ]

①.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如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②. 表示多次或多数。如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读音(yú), 人部,共7画

㈠ 余 [ yú ]

①. 文言代词,我:“~将老”。

②. 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。如:剩余。余粮。余兴。余悸。余孽。节余。余生。余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余勇可贾( gǔ 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

③. 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。如:十余人。

④. 后:“劳动之~,欢歌笑语。”

⑤. 农历四月的别称。

⑥. 姓。

读音(dú,dòu), 讠部,共10画

㈠ 读 [ dú ]

①. 依照文字念。如:读数。读经。读书。宣读。朗读。范读。

②. 看书,阅览。如:阅读。速读。默读。读者。

③. 求学。如:走读。

④. 字的念法。如:读音。读破。

㈡ 读 [ dòu ]

①.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。如:句读。

读音(shū), 乙部,共4画

㈠ 书 [ shū ]

①. 成本的著作。如:书籍。书刊。书稿。书香。书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书生气(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)。

②. 信。如:书信。书札。书简。书函。

③. 文件。如:证书。说明书。

④. 写字或写的字。如:书法。书写。书桌。书案。书画。

⑤. 写文章。如:大书特书。罄竹难书。

⑥. 字体。如:草书。隶书。楷书。

⑦. 古书名,《尚书》的简称(亦称“书经”)。

⑧.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。如:说书。听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