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ěishízhīxīn

匪石之心

拼音 fěi shí zhī xīn怎么读

注音 ㄈㄟˇ ㄕˊ ㄓ ㄒㄧㄣ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柏舟之誓

匪石之心的意思

比喻坚贞不渝

出处《诗经・邶风・柏舟》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

用法宾语;比喻意志坚定,永不变心。

例子遂将匪石之心,冀伸藻镜之用。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主司失意》

匪石之心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比喻坚贞,不可动摇。《晋书・卷六十五・王导传》:“实赖元宰,固怀匪石之心。”

匪石之心字义分解

读音(fěi), 匚部,共10画

㈠ 匪 [ fěi ]

①. 强盗,抢劫财物的坏人。如:匪徒。匪首。叛匪。

②. 不,不是。如:匪夷所思(不是常人的想法)。获益匪浅。

读音(shí,dàn), 石部,共5画

㈠ 石 [ shí ]

①.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。如:石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。

②. 指石刻。如:金石。

③.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。如:药石。药石之言(喻规劝别人的话)。

④.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⑤. 姓。

⑥. 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。

⑦. 中文部首。如:石部

⑧. 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(亦可训读为dàn)。三十斤为钧,四钧为石。一石为一百二十斤。汉代一斤大约有258.24克,一石大概为31千克。

㈡ 石 [ dàn ]

①.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(在古书中读shí,如“二千石”)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
㈠ 之 [ zhī ]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如: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如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如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如: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读音(xīn), 心部,共4画

㈠ 心 [ xīn ]

①.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“心脏”)如:心包。心律。心衰。心悸。

②. 中央,枢纽,主要的。如:心腹。中心。

③.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,感情等。如:心理。心曲。心魄。心地。心扉。衷心。心旷神怡。人心惟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