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hōu hé yú jìn怎么读
注音: ㄕㄡ ㄏㄜˊ ㄩˊ ㄐㄧㄣˋ
感情中性成语
比喻残留的人或物收:收拾,收取;余烬:烧剩的灰烬复制
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二年》子又不许,请收合余烬,背城借一,敝邑是之幸。
用法: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例子:宋·洪适《亲征诏》:“城下之盟,君臣同耻;收合余烬,尚能成功。”
①. 接到,接受。如:收发。收信。收支。收讫。收益。
②. 藏或放置妥当。如:这是重要东西,要收好了。
③.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。如:收割。收成。麦收。
④. 招回。如:收兵。收港。
⑤. 聚,合拢。如:收容。收理。收集。
⑥. 结束。如:收尾。收煞。收盘。
⑦. 逮捕,拘押。如:收捕。收监。收押。收审。
⑧. 约束,控制(感情或行动)如:收束。收心。收伏(亦作“收服”)。
①. 闭,对拢。如:合眼。合抱。珠连璧合。貌合神离。
②. 聚集。如:合力。合办。合股。合资。
③. 不违背,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。如:合格。合法。情投意合。
④. 应该。如:合该。合当。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诗歌合为时而作”。
⑤. 总共,全。如:合家欢乐。
⑥. 计,折算。如:合多少钱。
⑦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5”。
①.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一升的十分之一。
②.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,容量为一合,木或竹制,方形或圆筒形。
①. 文言代词,我:“~将老”。
②. 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。如:剩余。余粮。余兴。余悸。余孽。节余。余生。余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余勇可贾( gǔ 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
③. 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。如:十余人。
④. 后:“劳动之~,欢歌笑语。”
⑤. 农历四月的别称。
⑥. 姓。
①.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。如:灰烬。烛烬。余烬。
收合余烬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shōu hé yú jìn朗读),ABCD式组合,动宾式结构意思是:比喻残留的人或物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二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