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ǎnsānyǎn

一板三眼

拼音 yī bǎn sān yǎn怎么读

注音 ㄧ ㄅㄢˇ ㄙㄢ ㄧㄢˇ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一板一眼

一板三眼的意思

比喻言语、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板、眼:戏曲音乐的节拍

出处清・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六卷老弟你看,如今的时势,就是孔圣人活过来,一板三眼的去做,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。

用法谓语、状语;用于为人处事。

例子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,一板三眼,十分清楚。

一板三眼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一板一眼”。见“一板一眼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一板一眼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一板一眼”原或作“一板三眼”。“一板一眼”是从戏曲音乐演变出来的成语。板和眼是传统戏曲中表示音乐的节拍名称。在每一小节中以檀板敲击的强拍为“板”;以签敲鼓按拍的次强拍和弱拍为“眼”。简单来说,一板和一眼都是一小节的一拍。戏曲之板眼可分“一板三眼”和“一板一眼”。“一板三眼”以四拍为一小节,第一拍敲檀板一记,称为“板”,后面三拍各敲一记鼓,则称为“眼”。“一板一眼”以二拍为一小节,第一拍敲板,第二拍敲鼓。所以无论“一板三眼”或“一板一眼”都有节拍清楚的意思,可用来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,有条有理。如清代吴趼人的《糊涂世界》卷六:“如今的时势,就是孔圣人活过来,一板三眼的去做,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。”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,晚清的环境,人人讲关系,走门路,如果孔子再世,还用他那一套仁义道德,一板一眼地只会读书,终究也只能当一个书呆子而已。在今天的用法上,“一板一眼”较为常用。如:“他这个人做事向来一板一眼的,你担任秘书,千万马虎不得。”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糊涂世界》卷六:“如今的时势,就是孔圣人活过来,一板三眼的去做,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。”(源)

一板三眼的翻译

  1. scrupulous and methodical

一板三眼字义分解

读音(yī), 一部,共1画

㈠ 一 [ yī ]

①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
②. 纯;专。如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
③. 全;满。如:一生。一地水。

④. 相同。如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
⑤. 另外的。如:蟋蟀一名促织。

⑥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如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
⑦. 乃;竞。如:一至于此。

⑧. 部分联成整体。如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
⑨. 或者。如:一胜一负。

⑩. 初次。如:一见如故。

⑪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
读音(bǎn), 木部,共8画

㈠ 板 [ bǎn ]

①.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。如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

②.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。如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

③. 不灵活,少变化。如:死板。呆板。

④.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。如:板着脸。

⑤. 见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㈠ 三 [ sān ]

①.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如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②. 表示多次或多数。如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读音(yǎn), 目部,共11画

㈠ 眼 [ yǎn ]

①.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。如:眼睛。眼底。眼力。眼色。眼神。眼帘。眼目。眼疾手快。

②. 见识,对事物的看法。如:眼光远大。眼界开阔。

③. 孔洞,窟窿。如:炮眼。针眼儿。泉眼。

④. 关节,要点。如:节骨眼儿。字眼儿。

⑤. 戏曲中的节拍。如:一板三眼。

⑥. 当前。如:眼前利益。眼下。

⑦. 量词。如:一眼井。

⑧. 围棋术语,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,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