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éngēngshǐ

与民更始

拼音 yǔ rén gēng shǐ怎么读

注音 ㄩˇ ㄖㄣˊ ㄍㄥ ㄕˇ

感情褒义成语

近义词休戚与共除旧布新与民同乐

反义词高高在上横征暴敛鱼肉乡里

与民更始的意思

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开端

出处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武帝纪》朕嘉唐虞而乐殷周,据旧以鉴新。其赦天下,与民更始。

用法谓语;含褒义。

例子高阳《金色昙花》:“溥仪在不得已朕只得准如所请,于宣统九年临朝听政,与民更始之后,刊出应兴应革诸大端共九条,作为‘宣统皇帝’与‘天下臣民’的约法。

正音“与”,读作“yǔ”,不能读作“yù”;“更”,读作“gēng”,不能读作“gèng”。

辨形“始”,不能写作“时”。

与民更始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与人民改革更新。《汉书・卷六・武帝纪》:“朕嘉唐虞而乐殷周,据旧以鉴新。其赦天下,与民更始。”《宋史・卷四三八・儒林传八・李心传传》:“陛下所宜与诸大臣扫除乱政,与民更始,以为消恶运、迎善祥之计。”

与民更始的翻译

  1. make a fresh start together with the whole nation(give the people a new deal)

与民更始字义分解

读音(yǔ,yù,yú), 一部,共3画

㈠ 与 [ yǔ ]

①. 给。如:赠与。与人方便。

②. 交往,友好。如:相与。与国(相互交好的国家)。

③. 赞助,赞许。如:与人为善。

④. 〈书〉等待。如:时不我与。

⑤. 〈连〉和。如:我与你。山与水。

⑥. 〈介〉跟;向。如:与虎谋皮。生死与共。

㈡ 与 [ yù ]

①. 参加。如:参与。与会。

㈢ 与 [ yú ]

①. 同“欤”。

读音(mín), 氏部,共5画

㈠ 民 [ mín ]

①.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。如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

②. 指人或人群。如:居民。民族。

③. 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。如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

④. 某族的人。如:汉民。回民。

⑤.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。如:农民。渔民。

⑥. 非军事的。如:民品。民航。

⑦. 同“苠”。

读音(gēng,gèng), 一部,共7画

㈠ 更 [ gēng ]

①. 改变,改换。如:更正。更生(重新获得生命,喻复兴)。更衣(a.换衣服;b.婉辞,上厕所)。更定(改订)。更迭(轮流更换)。更递。更番。更新(旧的除去,新的建起)。更张(调节琴弦,喻变更或改革)。

②. 经历。如:少( shào )不更事(年龄小,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)。

③.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,一夜分为五更。如:更时。更阑。更夫。更鼓。更漏(原指计时用的漏壶,后泛指时辰)。

㈡ 更 [ gèng ]

①. 愈加,再。如:更加。更好。更上一层楼。

读音(shǐ), 女部,共8画

㈠ 始 [ shǐ ]

①. 起头,最初,与“终”相对。如:开始。始终。始祖。始创。周而复始。

②. 才,刚才。如:方始。始悟(才觉悟到)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