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uí shí dù shì怎么读
注音: ㄎㄨㄟˊ ㄕˊ ㄉㄨˋ ㄕˋ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审时度势揆情审势
审度时势复制
出处:清・平步青《霞外捃屑・掌故・陈侍御奏折》林则徐不能揆时度势,妥善办理,致夷人激而用兵。
用法: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例子:清·冯桂芬《江苏减赋记》:“欲求一贤督抚言之,而揆时度势,不可轻动,故迟之。”
①. 揣测( ― 度duó、― 测)如:揆度。揆策。揆古察今。
②. 道理,准则。如:千载一揆。
③. 事务。如:百揆。
④. 管理,掌管。如:揆百事。
⑤.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,如宰相等。如:阁揆。揆席(宰相之位)。
①.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。如:时间。时不我与。
②. 较长的时间。如:时代。古时。
③. 泛指一段时间。如:时光。时令。时分。
④. 现在的,当前的。如:当时。时下。时务。时宜。
⑤. 常常。如:时常。学而时习之。
⑥. 一年中的一季。如:时序。四时如春。
⑦. 旧时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“时辰”,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“子时”,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“午时”。
⑧. 现在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。如:时钟。时差( chā )。
⑨. 某一时刻。如:按时上班。
⑩. 不定时,有时候。如:时而。时阴时晴。
⑪. 机会。如:时机。待时而动。
⑫. 姓。
①.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。如:尺度。刻度。度量衡。
②.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。如:程度。高度。风度。
③. 分角的单位,一圆周角分为360度。如:角度。
④.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。如:温度。湿度。经度。纬度。浓度。
⑤. 电能的单位,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。
⑥. 法则,应遵行的标准。如:制度。法度。
⑦.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。
⑧. 能容受的量。如:气度。
⑨. 考虑,打算。如:置之度外。
⑩. 过,由此到彼。如:度日。度假。欢度新春。
⑪. 量词,次。如:一度。再度。
⑫.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。如:剃度(剃发出家)。
⑬. 姓。
①. 计算,推测。如:忖度。揣度。审时度势。度德量力。
①. 权力,威力。如:势力。权势。势利。势均力敌。
②. 表现出来的情况,样子。如:姿势。气势。山势。局势。虚张声势。守势。势必。势能。势不可挡。因势利导。
揆时度势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kuí shí dù shì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审度时势。出自清・平步青《霞外捃屑・掌故・陈侍御奏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