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uìgōngtáng

对簿公堂

拼音 duì bù gōng táng怎么读

注音 ㄉㄨㄟˋ ㄅㄨˋ ㄍㄨㄥ ㄊㄤˊ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当面对质

对簿公堂的意思

在法庭上受审问簿:文状、起诉书之类;对簿:受审问;公堂: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

出处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李将军列传》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。

用法谓语、宾语;指在法庭上对质。

例子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册:“这一趟回去,说不定要对簿公堂。”

对簿公堂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公开审问、争讼,以辨是非。如:“这件喧腾一时的诽谤事件,最后终于对簿公堂了。”

对簿公堂的翻译

  1. confront somebody before a court of law

对簿公堂字义分解

读音(duì), 寸部,共5画

㈠ 对 [ duì ]

①. 答,答话,回答。如:对答如流。无言以对。

②. 朝着。如:对酒当歌。

③. 处于相反方向的。如:对面。

④. 跟,和。如:对他商量一下。

⑤. 互相,彼此相向地。如:对立。对流。对接。对称( chèn )。对峙。

⑥. 说明事物的关系。如:对于。对这事有意见。

⑦. 看待,应付。如:对待。

⑧. 照着样检查。如:核对。校( jiào )对。

⑨. 投合,适合,使相合。如:对应( yìng )。对劲。

⑩. 正确,正常,表肯定的答语。如:神色不对。

⑪. 双,成双的。如:配对。对偶。对仗(律诗、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)。

⑫. 平分,一半。如:对开。

⑬. 搀和(多指液体)如:对水。

⑭. 量词,双。如:一对鹦鹉。

簿

读音(bù,bó), 竹部,共19画

㈠ 簿 [ bù ]

①. 本子,册籍。如:簿册。簿记。簿籍。簿录。

②. 古代称公文、案卷。如:对簿公堂。

③. 古代的仪仗侍从。如:簿伍。卤簿(古代帝王、后妃、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。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)。

④. 笏。

㈡ 簿 [ bó ]

①. 同“箔”,养蚕席。

读音(gōng), 八部,共4画

㈠ 公 [ gōng ]

①. 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。如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无私。

②. 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。如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

③. 国家,社会,大众。如:公共。公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公众。公民。公论(公众的评论)。

④. 让大家知道。如:公开。公报。公然。

⑤.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。如:三公(中国周代指“太师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汉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

⑥. 敬辞,尊称男子。如:海公。包公。诸公(各位)。

⑦. 雄性的。如:公母。公畜。

⑧.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。如:公公。外公(外祖父)。

⑨. 姓。

读音(táng), 土部,共11画

㈠ 堂 [ táng ]

①. 正房,高大的房子。如:堂屋。堂客。堂倌。礼堂。澡堂。

②.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。如:堂房。堂兄弟。

③.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。如:大堂。公堂。过堂。

④. 量词。如:上了一堂课。一堂家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