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xíng zhù zuò wò怎么读
注音: ㄒㄧㄥˊ ㄓㄨˋ ㄗㄨㄛˋ ㄨㄛˋ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行动坐卧
指一举一动复制
出处:《大承本生心地观经・报恩品》行住坐卧,受诸苦恼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举止。
例子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你只看那猴儿,无论行住坐卧,他总把脑袋扎在胸坎子上,倒把勃儿扛起来。”
①. 行列。如:字里行间。罗列成行。
②. 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。如:我行二,你行几?
③. 步行的阵列。
④. 量词。用于成行的东西。如:泪下两行。
⑤. 某些营业所。如:银行。花行。商行。
⑥. 行业。如:同行。各行各业。
⑦.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。如:行棉袄。行几针。
①. 走。如:行走。步行。旅行。行踪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行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行远自迩。
②. 出外时用的。如:行装。行箧。行李。
③. 流通,传递。如:行销。风行一时。
④. 从事。如:进行。
⑤. 流动性的,临时性的。如:行商。行营。
⑥.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。如:行径。品行。言行。操行。行成于思。
⑦. 实际地做。如:行礼。行医。行文。
⑧. 可以。如:不学习不行。
⑨. 能干。如:你真行。
⑩. 将要。如:行将毕业。
⑪.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。如:五行(“金”、“木”、“水”、“火”、“土”)。
⑫. 古诗的一种体裁。如:长歌行。
⑬. 汉字字体的一种。如:行书。
⑭. 姓。
①.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。如:居住。住宿。住房。住户。
②. 停,止,歇下。如:住手。雨住了。
③. 动词的补语(➊表示稳当或牢固,如“站~”;➋表示停顿或静止,如“他愣~了”。➌与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力量够得上,如“支持不~了”)。
①. 古人双膝跪地,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,这是其本义,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。如:席地而坐。坐待。坐垫。坐骨。坐化(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)。坐禅。坐功。坐骑。
②. 乘,搭。如:坐车。坐船。
③. 坚守,引申为常驻,不动:“楚人~其北门,而覆诸山下”。~庄。
④.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。如:坐落。坐北朝南。
⑤. 把锅、壶等放在火上。如:坐锅。
⑥. 物体向后施压力。如:房顶往后坐。
⑦. 介词,因,由于,为着:“停车~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。
⑧. 副词(①空,徒然,如“胡为~自苦,吞悲仍抚膺”;②无故,自然而然,如“如若此,则盐必~长十倍”;③遂,即将,如“寒英~销落,何用慰远客”;④深,如“感此伤妾心,~愁红颜老”;⑤正,恰好,如“西村渡口人烟晚,~见渔舟两两归”)。
⑨. 定罪。如:连坐。反坐。坐赃(犯贪赃罪)。
⑩. 瓜果等植物结实。如:坐瓜。坐果。
⑪. 同“座”。
①. 睡倒,躺或趴。如:卧倒。卧铺。卧室。卧底(埋伏下来做内应,如“卧卧传中”)。卧槽。卧龙(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)。卧薪尝胆(形容刻苦自励,志图恢复)。藏龙卧虎(喻潜藏着人才)。
②.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。如:卧个鸡子儿。
行住坐卧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xíng zhù zuò wò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指一举一动。出自《大承本生心地观经・报恩品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举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