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í bù kě zòng怎么读
注音: ㄉㄧˊ ㄅㄨˋ ㄎㄜˇ ㄗㄨㄥˋ
感情中性成语
对敌人不能放纵复制
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三十三年》奉不可失,敌不可纵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。
例子:古谚有之:敌不可纵。夫以一酌之水,或有不测之渊,如不时灭,恐同草原。《魏书·郭祚传》
①.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。如:敌人。敌方。敌寇。
②. 指敌人。如:敌后。敌情。敌酋。敌特。轻敌。克敌制胜。
③. 抵挡。如:寡不敌众。
④. 相当。如:势均力敌。匹敌。敌手(能力相等的对手)。
⑤. 仇视。如:敌意。“诸侯敌王所忾”。
①. 副词。
②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如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③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如:不,我不知道。
④. 用在句末表疑问。如:他现在身体好不?
①. fǒu ㄈㄡˇ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①. 允许。如:许可。认可。宁可。
②. 能够。如:可见。可能。可以。不可思议。
③. 值得,认为。如:可怜。可悲。可亲。可观。可贵。可歌可泣。
④. 适合。如:可身。可口。可体。
⑤. 尽,满。如:可劲儿干。
⑥. 大约。如:年可二十。“潭中鱼可百许头”。
⑦. 表示转折,与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
⑧. 表示强调。如:他可好了。
⑨.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。如:都这么说,可谁见过呢?
⑩.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。如:这件事他可同意?
⑪. 姓。
①. 〔~汗( hán )〕中国古代鲜卑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
①. 放。如:纵虎归山。纵火。
②. 放任;不拘束。如:放纵。纵目四望。纵情。纵观全局。
③.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。如:纵身。
④. 即使。如:纵然。纵使。纵令。
⑤. 竖,直,南北的方向,与“横”相对。如:纵横交错。纵横捭阖(指在政治、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)。纵贯。纵深。
⑥. 起皱纹。如:纵花(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)。这张纸都纵了。
⑦. 指连队编制上的“纵队”。
①. 急遽的样子:“丧事欲其~~尔”。
敌不可纵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dí bù kě zòng朗读),ABCD式组合,主谓式结构意思是:对敌人不能放纵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三十三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