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uīdāozhī

锥刀之利

拼音 zhuī dāo zhī lì怎么读

注音 ㄓㄨㄟ ㄉㄠ ㄓ ㄌㄧˋ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锥刀之末

锥刀之利的意思

比喻微小的利益

出处《后汉书・舆服志上》争锥刀之利,杀人若刈草然,其宗祀亦旋夷灭。

用法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
例子陛下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乃至竞锥刀之利,如倡优馆舍乎?《明史 齐之鸾传》

锥刀之利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比喻微利小事。《续汉书志・第二十九・舆服志上》:“争锥刀之利,杀人若刈草然。”《明史・卷二〇八・齐之鸾传》:“陛下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乃至竞锥刀之利,如倡优馆舍乎?”亦作“锥刀之末”。

锥刀之利字义分解

读音(zhuī), 钅部,共13画

㈠ 锥 [ zhuī ]

①. 一头尖锐,可以扎窟窿的工具。如:锥子。针锥。锥处囊中(锥子放在口袋里,锥尖就会露出来。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)。锥刀之末(喻微小的利益。亦作“锥刀之利”)。

②. 像锥子的东西。如:毛锥(毛笔)。改锥。

③. 用锥子形的工具钻。如:锥探。

读音(dāo), 刀部,共2画

㈠ 刀 [ dāo ]

①. 用来切、割、斩、削、砍、刺、铡的工具。如:刀子。刀兵。刀法。剪刀。镰刀。

②.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。如:一刀合一百张。

③. 古代的一种钱币,因其形如刀故称。如:刀币。

④. 姓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
㈠ 之 [ zhī ]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如: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如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如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如: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读音(lì), 刂部,共7画

㈠ 利 [ lì ]

①. 好处,与“害”“弊”相对。如:利弊。利害。利益。利令智昏。兴利除弊。

②. 使顺利、得到好处。如:利己。利用厚生(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)。

③. 与愿望相符合。如:吉利。顺利。

④. 刀口快,针尖锐,与“钝”相对。如:利刃。利刀。利剑。利落。利口巧辩。

⑤. 从事生产、交易、货款、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。如:利息。利率( lǜ )。一本万利。

⑥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