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ǒu běn yǒu yuán怎么读
注音: ㄧㄡˇ ㄅㄣˇ ㄧㄡˇ ㄩㄢˊ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有本有源
亦作“有本有源”谓有根源;源源本本复制
出处:唐・韩愈《原毁》虽然,为是者有本有原,怠与忌之谓也。
用法: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①. 存在。如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
②. 表示所属。如:他有一本书。
③. 表示发生、出现。如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
④. 表示估量或比较。如:水有一丈多深。
⑤. 表示大、多。如:有学问。
⑥.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。如:有劳。有请。
⑦.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。如:有一天。
⑧.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。如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①. 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①. 草木的根。如:本草(泛指中药)。无本之木。
②. 事物的根源,与“末”相对。如:本末(头尾;始终)。根本(根源;彻底;本质上)。
③. 草的茎,树的干。如:草本植物。
④. 中心的,主要的。如:本部。本体。
⑤. 原来。如:本来。本领。
⑥. 自己这方面的。如:本国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 fèn )。
①. 最初的,开始的。如:原本。原告。原稿。原籍。原理。原料。原色。原始。原著。
②. 本来。如:原样。原型。原址。原主。
③. 谅解,宽容。如:原宥。原谅。
④. 宽广平坦的地方。如:原野。平原。
⑤. 同“塬”。
有本有原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yǒu běn yǒu yuán朗读),ABAC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亦作“有本有源”谓有根源;源源本本。出自唐・韩愈《原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