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īng huāng wú cuò怎么读
注音: ㄐㄧㄥ ㄏㄨㄤ ㄨˊ ㄘㄨㄛˋ
感情贬义成语
近义词:惊慌失措
反义词:泰然自若
同“惊惶失措”复制
出处:明・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9回更深夜静,不提防汉兵直抵矶下,鼓噪而前,惊慌无措。
用法:谓语、状语;指不知所措。
例子: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13章:“刘承佑吓得惊慌无措,急忙召苏逢吉共议应对之策。”
①.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。如:惊车。惊群。马惊车败。
②. 害怕,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。如:惊恐。惊骇。惊愕。惊惶。惊诧。惊遽。惊厥。惊悟。惊心动魄。惊惶失措。惊世骇俗(言行出奇,使世人惊恐)。
③. 震动。如:惊动。惊扰。惊堂木。打草惊蛇。
④. 出人意料的。如:惊喜。
①. 急忙,不沉着。如:慌张。慌忙。慌乱。慌急。
②. 恐惧,不安。如:惊慌。慌恐。心慌意乱。
③. 表示难以忍受。如:累得慌。
①. 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如:无辜。无偿。无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无度。无端(无缘无故)。无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无非(只,不过)。无动于衷。无所适从。
①. 安放,安排。如:措手。措辞。措置。措身。
②. 筹划办理。如:措施。措办。筹措。举措失当。
③. 弃置。如:刑措。
惊慌无措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jīng huāng wú cuò朗读),ABCD式组合,补充式结构意思是:同“惊惶失措”。出自明・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9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;指不知所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