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è bīng qì jiǎ怎么读
注音: ㄧㄝˋ ㄅㄧㄥ ㄑㄧˋ ㄐㄧㄚˇ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丢盔弃甲
拖着兵器,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复制
出处:陈毅《过汾河平原》诗丘貉古今同一概,曳兵弃甲暗投降。
用法: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战败。
①. 拉,牵引。如:曳引。曳扯。弃甲曳兵。
①. 武器。如: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没有沾血,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)。
②. 战士,军队。如:兵士。兵卒。兵丁。兵戎相见(指武装冲突)。
③.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。如:兵法。兵家。兵机。兵衅(战争的争端)。兵书。兵谏(进谏时以武力要挟,迫使必从)。兵荒马乱。兵贵神速。
①. 舍去,扔掉。如:抛弃。遗弃。弃权。弃市(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,并将尸体暴露街头)。弃世(超出世俗或指去世)。弃养(父母死亡的婉辞)。弃置不顾。弃瑕录用。
①. 天干的第一位,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。如:甲子。花甲(六十岁的人)。
②. 居于首位的,超过所有其它的。如:甲等。
③.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。如:一甲(名为“进士及第”);二甲(名为“进士出身”);三甲(名为“同进士出身”)。
④.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,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。如:盔甲。甲兵。甲士。
⑤.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。如:甲板。装甲车。
⑥.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。如:龟甲。
⑦.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。如:指甲。
⑧.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。如:保甲。甲长。
⑨. 植物果实的外壳。如:甲坼(外表裂开)。
⑩. 同“胛”,肩胛。
曳兵弃甲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yè bīng qì jiǎ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拖着兵器,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。出自陈毅《过汾河平原》诗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战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