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ǒu zhú shī míng怎么读
注音: ㄡˇ ㄓㄨˊ ㄕ ㄇㄧㄥˊ
感情中性成语
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偶:双;施:施行复制
出处:汉・王符《潜夫论》尧舜之德,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,前烛照之,后烛益明,非前烛昧,后烛彰也,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;用于两者之间。
①.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。如:偶像。木偶戏。
②. 双,对,成双成对,与“奇( jī )”相对。如:偶数。偶语(相对私语)。对偶。无独有偶。
③.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。如:偶或。偶然。偶合。偶尔。偶感。偶发事件。
④. 指丈夫或妻子。如:佳偶。配偶。
①.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,周围包上蜡油,点着取亮的东西(古代亦称“火炬”)如:蜡烛。花烛。烛光。烛泪。烛台。风烛残年。
②. 洞悉。如:洞烛其奸。
③.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。如:十五烛的灯泡。
①. 实行。如:施工。施政。设施。施展。施教( jiào )。施为( wéi )。施威。实施。措施(办法)。发号施令。
②. 用上,加工。如:施肥。施粉。
③. 给予。如:施礼。施诊。施恩。
④. 姓。
①. 亮,与“暗”相对。如:明亮。明媚。明净。明鉴(➊明镜;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➌明察)。明灭。明眸。明艳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
②. 清楚。如:明白。明显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确。明朗。
③. 懂得,了解。如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义。
④. 公开,不隐蔽。如:明说。明讲。明处。
⑤. 能够看清事物。如:明察秋毫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⑥. 睿智。如:英明。贤明。明君。
⑦. 视觉,眼力。如:失明。
⑧. 神灵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。如:明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
⑨. 次(专指日或年)如:明日。明年。
⑩. 中国朝代名。如:明代。
⑪. 姓。
偶烛施明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ǒu zhú shī míng朗读),ABCD式组合,主谓式结构意思是: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。出自汉・王符《潜夫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两者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