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é jiǎo zhī kǒu怎么读
注音: ㄓㄜˊ ㄐㄧㄠˇ ㄓ ㄎㄡˇ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三寸不烂之舌
形容人口才很好,善于辩论复制
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朱云传》五鹿狱狱,朱云折其角。
用法: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例子:宋·周邦彦《汴都赋》:“虽有注河之辩,折角之口,终日危坐抵掌而谭,犹不能既其万一。”
①. 翻转,倒腾。如:折腾。折跟头。折个儿。
①. 断,弄断。如:折断。折桂(喻科举及第)。折戟沉沙(形容惨重的失败)。
②. 幼年死亡。如:夭折。
③. 弯转,屈曲。如:曲折。转折。周折。折中(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。亦作“折衷”)。
④. 返转,回转。如:折返。
⑤. 损失。如:损兵折将。
⑥. 挫辱。如:折磨。挫折。百折不挠。
⑦. 减少。如:折寿(减少寿命)。折扣。
⑧. 抵作,对换,以此代彼。如:折合。折价(把实物折合成钱)。
⑨. 心服。如:折服(①信服;②说服)。
⑩. 戏曲名词,杂剧一本分四折,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。如:折子戏。
⑪. 判决。如:折狱。
①. 断,绳子~了。
②. 亏损。如:折本生意。
③. 姓。
①. 牛、羊、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。如:牛角。鹿角。犄角。角质。
②. 形状像角的。如:菱角。皂角。
③.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(多用于地名)如:成山角(在中国山东省)。
④.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。如:直角。角度。角钢。角尺。
⑤.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。如:角落。
⑥. 额骨(俗称“额角”)。
⑦.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(亦称“总角”)。
⑧.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。如:画角。号角。
⑨. 古代量器,酒的计量单位:“先取两~酒来”。
⑩. 中国货币单位。
⑪.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⑫. 量词。
①. 古代酒器,青铜制,形似爵而无柱,两尾对称,有盖,用以温酒和盛酒。
②. 演员,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。如:角色。名角。
③. 较量,竞争。如:角力。角斗。角逐。
④. 古代五音之一,相当于简谱“3”。
⑤. 姓。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如:赤子之心。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如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如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⑤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如:久而久之。
⑦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①.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如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
②.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。如:瓶子口。
③. 出入通过的地方。如:门口。港口。
④.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如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
⑤. 破裂的地方。如:口子。
折角之口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zhé jiǎo zhī kǒu朗读),ABCD式组合,偏正式结构意思是:形容人口才很好,善于辩论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朱云传》。一般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