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ī xūn yī yóu怎么读
注音: ㄧ ㄒㄩㄣ ㄧ ㄧㄡˊ
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熏:香草;莸:臭草复制
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四年》一熏一莸,十年尚犹有臭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例子:唐 权德舆《陆宣公翰苑集序》:“一熏一莸,善齐不能同其器。”
①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②. 纯;专。如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③. 全;满。如:一生。一地水。
④. 相同。如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⑤. 另外的。如:蟋蟀一名促织。
⑥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如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⑦. 乃;竞。如:一至于此。
⑧. 部分联成整体。如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⑨. 或者。如:一胜一负。
⑩. 初次。如:一见如故。
⑪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①. 气味或烟气接触物品,引申为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品行、习惯的影响。如:熏染。熏陶。熏制。利欲熏心。
②. 火烟上出。如:熏蒸。
③. 气味刺激人。如:臭气熏人。
④. 暖和。如:熏风。
①. (煤气)使人窒息中毒。
①. 古书上指一种有臭味的草。如:薰莸。
②. 落叶小灌木,叶子卵形或披针形,花淡蓝色,蒴果成熟后分裂成四个小坚果。供观赏,全株可入药。
一熏一莸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yī xūn yī yóu朗读),ABAC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四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