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īng shì zhèn sú怎么读
注音: ㄐㄧㄥ ㄕˋ ㄓㄣˋ ㄙㄨˊ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惊世骇俗
见“惊世骇俗”复制
出处:宋・王安石《余姚县海塘记》今世吏者,其愚也固不知所为,而其所谓能者,务出奇为声威,以惊世震俗。
用法:谓语、定语;用于言行或事件等。
①.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。如:惊车。惊群。马惊车败。
②. 害怕,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。如:惊恐。惊骇。惊愕。惊惶。惊诧。惊遽。惊厥。惊悟。惊心动魄。惊惶失措。惊世骇俗(言行出奇,使世人惊恐)。
③. 震动。如:惊动。惊扰。惊堂木。打草惊蛇。
④. 出人意料的。如:惊喜。
①. 一个时代,有时特指三十年。如:世代( ➊ 很多年代; ➋ 好几辈子)。世纪(指一百年)。流芳百世。
②. 一辈一辈相传的。如:世袭。世家(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,世代做官的人家; ➋ 《史记》中诸侯的传记)。
③. 人间,以与天上相区别。如:世上。世俗( ➊ 流俗; ➋ 非宗教的)。世故(➊处事待人圆滑,“故”读轻声; ➋ 处世经验)。世态炎凉。
④.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;全地球、人间或宇宙;宇宙的一部分。如:世界。举世瞩目。公之于世。
⑤. 姓。
①. 疾雷(霹雳)使物体振动:“~夷伯之庙”。~霆。
②. 雷:“烨烨~电。”
③.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。如:震撼。震荡。震颤。震响。震动。声震遐迩。
④.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。如:地震。身子不由得一震。
⑤. 特指“地震”如:震灾。震源。震中。震级。震情。防震。抗震。余震。
⑥. 〔~旦〕佛教经籍中的译名,指中国。
⑦.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。如:震惊。震怒。震骇。震慑。
①.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如:俗尚。风俗。习俗。约定俗成(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)。
②. 大众化的,最通行的,习见的。如:俗名。俗语。俗曲。雅俗共赏。
③. 趣味不高的,令人讨厌的。如:俗气。俗物。鄙俗。粗俗。庸俗。
④. 凡世间,相对于仙佛僧道。如:俗人。世俗。僧俗。凡夫俗子。
惊世震俗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jīng shì zhèn sú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见“惊世骇俗”。出自宋・王安石《余姚县海塘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言行或事件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