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uán bì zhī shì怎么读
注音: ㄩㄢˊ ㄅㄧˋ ㄓ ㄕˋ
感情中性成语
猿猴之臂长而且敏捷,能运气自如比喻能攻能守,可进可退的作战形势复制
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李光弼传》不如移军河阳,北阻泽、潞,胜则出,败则守,表里相应,贼不得西,此猿臂势也。
用法: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①. 哺乳动物,与猴相似,比猴大,颊下没有囊,没有尾巴,猩猩、大猩猩、长臂猿等都是。如:猿猴。猿人。
①. 从肩到手腕的部分。如:臂力。臂腕。臂肘。左膀右臂。助你一臂之力。
①. 〔胳~〕见“胳”。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如:赤子之心。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如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如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⑤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如:久而久之。
⑦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①. 权力,威力。如:势力。权势。势利。势均力敌。
②. 表现出来的情况,样子。如:姿势。气势。山势。局势。虚张声势。守势。势必。势能。势不可挡。因势利导。
猿臂之势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yuán bì zhī shì朗读),ABCD式组合,偏正式结构意思是:猿猴之臂长而且敏捷,能运气自如比喻能攻能守,可进可退的作战形势。出自北宋《新唐书・李光弼传》。一般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