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ǎnkǎnzhènglùn

侃侃正论

拼音 kǎn kǎn zhèng lùn怎么读

注音 ㄎㄢˇ ㄎㄢˇ ㄓㄥˋ ㄌㄨㄣˋ

近义词侃侃而谈

侃侃正论的意思

侃侃正论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侃侃而谈”。见“侃侃而谈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侃侃而谈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在《论语・乡党》中,门人记载了孔子问政的情形,描述孔子在朝中与下大夫谈话,显得从容不迫;而和上大夫谈话,则表现得和悦直言的样子;若是国君在场,就保持恭敬而安和的态度。说明了孔子在朝廷上,能视彼此地位的尊卑,而表现出合适的言行举止。后来原文中的“侃侃如也”演变成“侃侃而谈”这句成语,用来形容说话从容不迫的样子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清・昭梿《啸亭杂录・卷七・顾总河》:“每大事,(顾琮)侃侃正论,不避利害,人以『铁牛』呼之。”

侃侃正论字义分解

读音(kǎn), 亻部,共8画

㈠ 侃 [ kǎn ]

①. 〔~~〕理直气壮,从容不迫的样子,如“~~而谈”。

读音(kǎn), 亻部,共8画

㈠ 侃 [ kǎn ]

①. 〔~~〕理直气壮,从容不迫的样子,如“~~而谈”。

读音(zhèng,zhēng), 止部,共5画

㈠ 正 [ zhèng ]

①.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。如:正午。正中( 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
②. 合于法则的。如:正当( dān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

③. 合于道理的。如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

④. 恰好。如:正好。正中( zhōng )下怀。

⑤.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。如:他正在开会。

⑥. 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。如:正面。正本。

⑦. 纯,不杂。如:正色。正宗。正统。纯正。

⑧. 改去偏差或错误。如:正骨。正误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
⑨.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。如:正方形。

⑩. 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如:正电。

⑪. 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如:正数( shù )。

⑫. 姓。

㈡ 正 [ zhēng ]

①. 〔~月〕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简称“正”,如“新~”。

读音(lùn,lún), 讠部,共6画

㈠ 论 [ lùn ]

①.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。如:论断。论点。论辩。论据。论者。议论。讨论。辩论。

②.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、理论和言论。如:理论。舆论。专论。社论。

③. 学说,有系统的主张。如:系统论。

④. 看待。如:一概而论。

⑤. 衡量,评定。如:论罪。论功行赏。

⑥. 按照。如:论件。论资排辈。

⑦. 姓。

㈡ 论 [ lún ]

①. 古同“伦”,条理。

②. 〔~语〕中国古书名,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。

③. 古同“抡”,挑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