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āoxiánxiàshì

招贤下士

拼音 zhāo xián xià shì怎么读

注音 ㄓㄠ ㄒㄧㄢˊ ㄒㄧㄚˋ ㄕˋ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礼贤下士招贤纳士招贤礼士

招贤下士的意思

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招:招收;贤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读书人

出处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9回于是宣王招贤下士,疏远嬖佞……齐国大治。

用法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网罗人才。

招贤下士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招求、礼遇贤能的人。《明・张凤翼・红拂记・第十二出》:“年方少,气正豪,心犹小,招贤下士人争道,芳名那更流传早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・第八十九回》:“于是宣王招贤下士,疏远嬖佞,散遣稷下游说之徒,以田婴为相国,以邹人孟轲为上宾,齐国大治。”

招贤下士字义分解

读音(zhāo), 扌部,共8画

㈠ 招 [ zhāo ]

①. 打手势叫人来。如:招唤。招呼。招手上车。

②.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。如:招集。招收。招纳。招贤。招聘。招兵买马。

③. 应接。如:招待宾客。

④. 引来。如:招惹。招引。招揽。招致。

⑤. 承认自己的罪行。如:招供。招认。不打自招。

⑥. 同“着”。

⑦. 摇动。如:招摇(故意张大声势,引人注意)。

读音(xián), 贝部,共8画

㈠ 贤 [ xián ]

①. 有道德的,有才能的。如:贤明。贤德。贤能。贤良。贤惠。贤淑。贤哲。贤人。圣贤。礼贤下士。

②. 敬辞,用于平辈或晚辈。如:贤弟。贤侄。贤契(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)。

读音(xià), 一部,共3画

㈠ 下 [ xià ]

①. 位置在低处的,与“上”相对。如:下层。下款。

②. 等级低的。如:下级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

③. 方面,方位。如:两下都同意。

④.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。如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

⑤. 由高处往低处,降落。如:下山。下车。下马。下达。

⑥. 使降落。如:下半旗。下棋。

⑦. 进入。如:下海。

⑧. 投送。如:下书。

⑨.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。如:下班。下课。

⑩. 谦辞。如:在下。下官。

⑪. 颁布。如:下令。

⑫. 攻克。如:攻下。

⑬. 卸掉。如:下货。把他的枪下了。

⑭. 用,投入精力。如:下工夫。

⑮. 退让。如:争执不下。

⑯. 做出判断。如:下结论。

⑰. 量词,指动作次数。如:打三下。

⑱. 用在名词后边(❶表示在里面,如“心~”、“言~”;❷表示当某个时节,如“节~”、“年~”)。

⑲. 用在动词后边(❶表示关系,如“教导~”、“培养~”;❷表示完成或结果,如“打~基础”;❸与“来”、“去”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,如“走~去”、“停~来”)。

⑳. 少于。如:不下二百人。

21. 动物生产。如:鸡下蛋。

读音(shì), 士部,共3画

㈠ 士 [ shì ]

①.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。如:士族。士大夫。

②. 旧时指读书人。如:士子。士民。学士。

③. 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。如:士女。

④. 对人的美称。如:志士。烈士。女士。

⑤. 军衔的一级,在尉以下;亦泛指军人;上~。~兵。~卒。~气。

⑥. 称某些专业人员。如:医士。护士。

⑦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