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ángzhù

抚梁易柱

拼音 fǔ liáng yì zhù怎么读

注音 ㄈㄨˇ ㄌㄧㄤˊ ㄧˋ ㄓㄨˋ

感情中性成语

抚梁易柱的意思

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,抽换房柱抚:用手托着;易:更换

出处晋・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纣倒曳九牛,抚梁易柱。

用法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
例子唐·皮日休《鹿门隐书六十篇序》:“夫桀、纣之君,握钩伸铁,抚梁易柱,手格熊罴,走及虎兕,力甚也。”

抚梁易柱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形容力大无穷。《晋・皇甫谧・帝王世纪》:“帝纣能倒曳九牛,抚梁易柱。”

抚梁易柱字义分解

读音(fǔ), 扌部,共7画

㈠ 抚 [ fǔ ]

①. 慰问。如:抚恤(安慰和周济)。抚慰。安抚。抚爱。

②. 扶持,保护。如:抚养成人。

③. 轻轻地按着。如:抚摩。抚摸。抚琴(弹琴)。抚今追昔。

④. 同“拊”。

读音(liáng), 木部,共11画

㈠ 梁 [ liáng ]

①.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,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。如:房梁。栋梁。梁上君子(指窃贼)。

②. 桥。如:桥梁。津梁(渡口和桥梁,借指学习的门径)。

③. 器物、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。如:鼻梁。山梁。车梁。

④.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,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(今河南省开封市)后,改称“梁”。

⑤. 中国朝代名(a.南朝之一;b.五代之一)。

⑥. 姓。

读音(yì), 日部,共8画

㈠ 易 [ yì ]

①. 不费力,与“难”相对。如:容易。易与(容易对付)。易于。

②. 和悦。如:平易(➊态度谦逊和蔼;➋指语言文字浅显)。

③. 改变。如:易手。易地。变易。

④. 交换。如:交易。贸易。

⑤. 轻慢。如:贵货易土。

⑥. 芟治草木。如:易墓(除治墓地的草木)。易其田畴。

⑦. 古书名,《易》即《易经》,也称《周易》。

⑧. 姓。

读音(zhù), 木部,共9画

㈠ 柱 [ zhù ]

①.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。如:柱子。柱石。顶梁柱。

②.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,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。如:水柱。柱臣(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)。

㈡ 柱 [ zhǔ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