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gāo yáng zhī yì怎么读
注音: ㄍㄠ ㄧㄤˊ ㄓ ㄧˋ
旧时指为人或为官清白,有节操复制
出处:《后汉书・王涣传》:故洛阳令王涣,秉清修之节,蹈羔羊之义。
①. 小羊。如:羊羔。羔羊。羔儿皮。
②. 泛指动物的幼崽儿。如:鹿羔儿。牛羔儿。
①. 哺乳动物,反刍类,一般头上有一对角,品种很多。如:绵羊。黄羊。羚羊。羊羔。羊毫。羊肠线。羊肠小道。
②. 姓。
①. 同“祥”,吉祥。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如:赤子之心。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如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如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⑤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如:久而久之。
⑦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①.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。如:正义。义不容辞。义无反顾。仗义直言。
②.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。如:义举。义务。义愤。义演。见义勇为。
③. 情谊。如:义气。恩义。义重如山。
④. 意思,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。如:意义。含义。释义。微言大义。
⑤. 指认为亲属的。如:义父。
⑥. 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如:义齿。义肢。
⑦. 姓。
羔羊之义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gāo yáng zhī yì朗读)意思是:旧时指为人或为官清白,有节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