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ī bǎn zhèng jīng怎么读
注音: ㄧ ㄅㄢˇ ㄓㄥˋ ㄐㄧㄥ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一本正经
形容态度很庄重,很规矩正经:庄重复制
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,也知道自己要挨打,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:‘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,没有做错。’
用法: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对事的态度。
①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②. 纯;专。如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③. 全;满。如:一生。一地水。
④. 相同。如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⑤. 另外的。如:蟋蟀一名促织。
⑥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如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⑦. 乃;竞。如:一至于此。
⑧. 部分联成整体。如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⑨. 或者。如:一胜一负。
⑩. 初次。如:一见如故。
⑪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①.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。如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
②.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。如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
③. 不灵活,少变化。如:死板。呆板。
④.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。如:板着脸。
⑤. 见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
①. 不偏斜,与“歪”相对。如:正午。正中( zhōng )。正襟危坐。
②. 合于法则的。如:正当( dāng )。正派。正楷。正规。正大光明。正言厉色。拨乱反正。
③. 合于道理的。如:正道。正确。正义。正气。
④. 恰好。如:正好。正中( zhōng )下怀。
⑤.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。如:他正在开会。
⑥. 两者相对,好的、强的或主要的一方,与“反”相对,与“副”相对。如:正面。正本。
⑦. 纯,不杂。如:正色。正宗。正统。纯正。
⑧. 改去偏差或错误。如:正骨。正误。正音。正本清源。
⑨.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。如:正方形。
⑩. 指失去电子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如:正电。
⑪. 大于零的,与“负”相对。如:正数( shù )。
⑫. 姓。
①. 〔~月〕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。简称“正”,如“新~”。
①.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,编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。如:经纱。经线。经纶(➊整理过的蚕丝;➋喻政治规划)。
②.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(亦作“子午线”)如:东经。西经。经度。经纬仪。
③. 作为思想、道德、行为等标准的书,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,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。如:诗经。易经。经书。经卷。经文。经义。经传( zhuàn )(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)。四书五经。经史子集。黄帝内经。
④. 治理,管理。如:经理。经营。经商。经济。经纪。经天纬地。
⑤. 通过。如:经过。经历。经验。经手。经办。经年累月。经久不息。
⑥. 禁受。如:经受。经风雨,见世面。
⑦. 常行的,历史不变的。如:经常。经费。荒诞不经。
⑧.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。如:经脉。经络。
⑨.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。如:已经。曾经。
⑩. 缢死,上吊。如:自经。
⑪.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。如:月经。经血。
⑫. 古同“京”,数目。
⑬. 姓。
一板正经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yī bǎn zhèng jīng朗读),ABCD式组合,偏正式结构意思是:形容态度很庄重,很规矩。出自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6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对事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