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ǒushǐzhōng

有始无终

拼音 yǒu shǐ wú zhōng怎么读

注音 ㄧㄡˇ ㄕˇ ㄨˊ ㄓㄨㄥ

感情贬义成语

近义词半途而废有头无尾虎头蛇尾

反义词全始全终有始有终有头有尾贯彻始终善始善终

有始无终的意思

有开始;没有结尾

出处汉・扬雄《法言・孝至》或问:‘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,孰宁?’

用法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例子我们做事情不要有始无终,半途而废。

正音“终”,读作“zhōng”,不能读作“zōng”。

辨形“始”,不能写作“使”。

辨析“有始无终”和“有头无尾”;都含有“办事不彻底”的意思。常可通用。但“有始无终”是直陈性的;不可指文章、故事等没有结尾。

歇后语1. 大虫头,耗子尾 —— 有始无终

谜语1. 虎头蛇尾 (谜底:有始无终) —— 有始无终

有始无终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有开头而无收尾。比喻做事半途而废,不能贯彻到底。语本《诗经・大雅・荡》。△“虎头蛇尾”

【典源】

《诗经・大雅・荡》

荡荡上帝,下民之辟。疾威上帝,其命多辟。天生[1],其命[2][3]不有初,[4]克有终。文王曰咨,咨女殷商,曾是彊御,曾是掊克,曾是在位,曾是在服。天降滔德,女兴是力。

注解

[1]烝民:众民、百姓。

[2]匪谌:不诚信。谌,音chén。

[3]靡:音mǐ,无。

[4]鲜:音xiǎn,少。

【典故】

《诗经・大雅・荡》这篇诗的〈诗序〉作者,一般认为是召穆公所作。召穆公有感于周朝王室败坏,在位的周厉王又暴虐无道,作者于是假借文王的语气,列举商朝纣王种种恶行,借以作为周朝君王的警惕。〈荡〉诗的第一章说到:伟大的上帝,替人民选立了君王。当君王暴虐无道时,他的命令也就邪僻不正,以此教导百姓,都变得没有诚信。每个国家建立初期的君王,没有不好的,但是很少能好到底的,到了后来就会出现败坏先人祖业的君王,导致国家走向败亡之途。后来“有始无终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做事半途而废,不能贯彻到底。另外《战国策・秦策五》有一段文字,举智伯、夫差、梁惠王三人,能始不能终之例,以证“诗云:『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』”可以参看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汉书・卷二七・五行志第七中之上》:“三子争国,王室大乱。其后,宾起诛死,子鼌奔楚而败。京房《易传》曰:『有始无终,厥妖雄鸡自啮断其尾。』”
  • 02.《喻世明言・卷三一・闹阴司司马貌断狱》:“韩信说你有始无终,半途而逃,不尽军师之职,是何道理?”
  • 03.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一三:“此子成立之事,是亡友幽冥见托,既仗大人伸理,若小生有始无终,不但人非,难堪鬼责。”
  • 04.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六回:“守节事难,与其有始无终,不若慎终于始。”
  • 05.《镜花缘》第五四回:“嗣后一同赴试,彼此都要相顾,总要始终和睦,莫因一言半语,就把素日情分冷淡,有始无终,那就不是了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做事半途而废,不能贯彻到底。贬义。

类别用在“中途停止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优柔寡断的个性,常使他做事有始无终。

自从他上任后,政策朝令夕改,弄得每件事都是有始无终。

一个人若是缺少恒心毅力,不管做什么事都将虎头蛇尾,有始无终。

他虽然也学卧薪尝胆,但是终究熬不了那般痛苦,有始无终,殊为可惜。

这件事太重要了,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,千万不可有始无终,半途而废。

语义比喻做事半途而废,不能贯彻到底。贬义。

类别用在“中途停止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他优柔寡断的个性,常使他做事有始无终。

自从他上任后,政策朝令夕改,弄得每件事都是有始无终。

一个人若是缺少恒心毅力,不管做什么事都将虎头蛇尾,有始无终。

他虽然也学卧薪尝胆,但是终究熬不了那般痛苦,有始无终,殊为可惜。

这件事太重要了,请你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,千万不可有始无终,半途而废。

有始无终的翻译

  1. start something but fail to carry it through
  2. 中途半端(ちゅうとはんぱ)でやめる

有始无终字义分解

读音(yǒu,yòu), 月部,共6画

㈠ 有 [ yǒu ]

①. 存在。如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

②. 表示所属。如:他有一本书。

③. 表示发生、出现。如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

④. 表示估量或比较。如:水有一丈多深。

⑤. 表示大、多。如:有学问。

⑥.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。如:有劳。有请。

⑦.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。如:有一天。

⑧.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。如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
㈡ 有 [ yòu ]

①. 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
读音(shǐ), 女部,共8画

㈠ 始 [ shǐ ]

①. 起头,最初,与“终”相对。如:开始。始终。始祖。始创。周而复始。

②. 才,刚才。如:方始。始悟(才觉悟到)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
读音(wú), 一部,共4画

㈠ 无 [ wú ]

①. 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如:无辜。无偿。无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无度。无端(无缘无故)。无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无非(只,不过)。无动于衷。无所适从。

㈡ 无 [ mó ]

读音(zhōng), 纟部,共8画

㈠ 终 [ zhōng ]

①. 末了( liǎo ),完了( liǎo ),与“始”相对。如:年终。终场(末了一场)。终极。终审(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)。终端。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(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,而很少能坚持到底)。

②. 从开始到末了。如:终年。终生。饱食终日。

③. 人死。如:临终。送终。

④. 到底,总归。如:终归。终究。终于。终将成功。

⑤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