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ōng ěr sú mù怎么读
注音: ㄩㄥ ㄦˇ ㄙㄨˊ ㄇㄨˋ
感情贬义成语
指学识浅薄的人复制
出处:清・朱仕琇《与林穆庵书》此数人知之,遂足为名一世,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!
用法: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①. 平常,不高明的。如:平庸。庸医。庸言。庸俗。庸人。昏庸。庸主(平庸或昏庸的君主)。庸夫。庸暗(平凡,愚昧)。庸庸碌碌(没有志气,没有作为)。
②. 需要。如:无庸细述。无庸讳言。
③. 岂,怎么。如:庸讵(岂,何以,怎么,亦作“庸遽”)。
④. 中国唐代一种赋税法。如:租庸调。
⑤. 功劳。如:庸绩(功绩)。
⑥. 古同“佣”,雇佣。
①.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如:耳背( bèi )。耳垂。耳鬓厮磨( mó )。耳穴。耳聪目明。耳濡目染。
②. 像耳朵的东西。如:木耳。银耳。
③.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。如:耳房。鼎耳。
④. 听说。如:耳闻。耳软。耳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
⑤. 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。如:想当然耳。
⑥. 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~”。
①.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如:俗尚。风俗。习俗。约定俗成(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)。
②. 大众化的,最通行的,习见的。如:俗名。俗语。俗曲。雅俗共赏。
③. 趣味不高的,令人讨厌的。如:俗气。俗物。鄙俗。粗俗。庸俗。
④. 凡世间,相对于仙佛僧道。如:俗人。世俗。僧俗。凡夫俗子。
①. 眼睛。如:目光。醒目。历历在目。目指气使(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,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颐指气使”)。
②. 看,视。如:目语。目论(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)。
③. 想要达到的地点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。如:目的( dì )(亦指箭靶的中心)。
④.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。如:条目。纲举目张。
⑤. 名称。如:数目。巧立名目。
⑥. 标题。如:目录。
⑦.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,在“纲”以下,“科”以上。如: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。
⑧. 孔眼。如:网目。
⑨. 指为首的人。如:头目。
庸耳俗目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yōng ěr sú mù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指学识浅薄的人。出自清・朱仕琇《与林穆庵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