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mǐ zhī suǒ cuò怎么读
注音: ㄇㄧˇ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ㄛˋ
不知该如何办才好靡:不;措:处理复制
出处:晋・元帝《改元赦令》:惠怀多难,帝主不造,夷狄豺狼,肆其暴乱,京都倾覆,宗庙为墟,孤悼心失图,靡知所措。
①. 浪费,奢侈。如:靡荡。靡费。侈靡。
②. 分散。如:靡散(消灭)。
③. 古同“糜”,糜烂。
①. 副词。
②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如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③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如:不,我不知道。
④. 用在句末表疑问。如:他现在身体好不?
①. fǒu ㄈㄡˇ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①. 处,地方。如:住所。哨所。场所。处所。
②.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。如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
③. 量词,指房屋。如:一所四合院。
④. 用在动词前,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。如:所部(所率领的部队)。所谓(a。所说的;b。某些人所说的,含不承认意)。无所谓(不关紧要,不关心)。所有。各尽所能。所向无敌。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。
⑤. 用在动词前,与前面的“为”或“被”字相应,表示被动的意思。如:为人所敬。
⑥. 姓。
①. 安放,安排。如:措手。措辞。措置。措身。
②. 筹划办理。如:措施。措办。筹措。举措失当。
③. 弃置。如:刑措。
靡不所措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mǐ zhī suǒ cuò朗读)意思是:不知该如何办才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