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ōu māo dào gǒu怎么读
注音: ㄊㄡ ㄇㄠ ㄉㄠˋ ㄍㄡˇ
感情贬义成语
近义词:偷鸡摸狗偷鸡盗狗
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复制
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,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,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。
用法:谓语、定语;指偷窃。
①. 窃取,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。如:偷窃。偷吃。小偷儿。
②. 行动瞒着人。如:偷偷。偷看。偷听。偷渡。偷袭。偷税。偷天换日(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)。
③. 抽出时间。如:偷空儿。偷暇。偷闲。
④. 苟且。如:偷安。偷生。偷幸。偷合苟容(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。亦称“偷合取容”)。
①. 哺乳动物,面呈圆形,脚有利爪,行动敏捷,会捉老鼠。
②. 方言,躲藏。
①. 〔~腰〕弯腰。亦称“毛腰”。
①. 偷窃,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。如:盗窃。盗贼。盗伐。盗掘。盗运。盗卖。盗用。盗名欺世(亦称“欺世盗名”)。
②.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。如:海盗。强盗。窃国大盗。
①. 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听觉嗅觉都很敏锐,善于看守门户,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、警犬。如:走狗。狗彘(狗和猪)。狗刨( páo )(一种游泳动作)。狗盗(小偷)。狗腿子。狗仗人势。狗尾续貂(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,很不相称,常指文章)。
偷猫盗狗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tōu māo dào gǒu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出自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;指偷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