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ànruòliǎng

判若两途

拼音 pàn ruò liǎng tú怎么读

注音 ㄆㄢˋ ㄖㄨㄛˋ ㄌㄧㄤˇ ㄊㄨˊ

判若两途的意思

指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判:区别

出处明・海瑞《凡廖锦台膺首荐序》:人之所以责官,人之所以责士,判然两途矣。

例子清·林则徐《覆奏查办灾赈情形折》:若谓其串同土棍,则彼此~,拒之惟恐不平,避之惟恐不远。

判若两途字义分解

读音(pàn), 刂部,共7画

㈠ 判 [ pàn ]

①. 区别,分辨,断定。如:判明。判辨。判据。判读(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)。判断。

②. 分开,截然不同。如:判然。判若两人。判若鸿沟。

③. 评定。如:裁判。谈判。判卷子。

④.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。如:判词。判决。判案。

⑤. 古代官名。如:通判。判官(中国唐、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,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)。

读音(ruò,rě), 艹部,共8画

㈠ 若 [ ruò ]

①. 如果,假如。如:若果。倘若。假若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
②. 如,像。如:年相若。安之若素。旁若无人。置若罔闻。门庭若市。

③. 你,汝。如:若辈。“更若役,复若赋,则何如?”

④. 约计。如:若干( gān )。若许。

⑤. 此,如此:“以~所为,求~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

⑥. 顺从:“曾孙是~。”

⑦.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话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~而叹。”

⑧.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话中的树名)。

⑨. 指“杜若”(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):“沐兰泽,含~芳”。~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

⑩. 文言句首助词,常与“夫”合用:“~夫阴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”

⑪.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,表示事物的状态: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~”。

㈡ 若 [ rě ]

①. 〔般若〕见“般3”。

读音(liǎng), 一部,共7画

㈠ 两 [ liǎng ]

①. 数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词和“个、半、千、万、亿”前。如:两个黄鹂。两本书。

②. 双方。如:两可。两边。两便(客套用语,彼此方便)。两旁。两侧。两袖清风。两败俱伤。

③.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。如:十两(一市斤。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)。半斤八两(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,含贬义)。

④. 表示不定数目。如:两下子。两着儿( zhāor )。

读音(tú), 辶部,共10画

㈠ 途 [ tú ]

①. 道路。如:路途。途径。旅途。长途。坦途。日暮途穷。前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