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uō kǒu bèn sāi怎么读
注音: ㄓㄨㄛ ㄎㄡˇ ㄅㄣˋ ㄙㄞ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拙嘴笨舌拙口钝腮拙嘴笨腮
犹拙嘴笨舌复制
出处:清・宣鼎《夜雨秋灯录续集》卷三咬文嚼字,秀才当行;拙口笨腮,农人本色。
用法: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善言词。
例子:俺这拙口笨腮说不过你。章振荣《借驴》
①. 笨,不灵巧。如:笨拙。弄巧成拙。拙劣。
②. 谦辞,称自己的。如:拙作。拙见。拙笔。拙著。
①.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如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
②.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。如:瓶子口。
③. 出入通过的地方。如:门口。港口。
④.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如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
⑤. 破裂的地方。如:口子。
①. 不聪明。如:笨人。笨拙。笨伯(➊傻瓜,愚蠢的人;➋肥大的人)。愚笨。
②. 不灵巧。如:嘴笨。笨口拙舌。笨鸟先飞。
③. 粗重,费力气的。如:笨重。笨活。粗笨。
①. 面颊的下半部,脸的两旁(亦称“腮帮子”)如:腮颊。腮腺(两耳下部的唾液腺)。
拙口笨腮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zhuō kǒu bèn sāi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犹拙嘴笨舌。出自清・宣鼎《夜雨秋灯录续集》卷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善言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