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

麤枝大叶

拼音 cū zhī dà yè怎么读

注音 ㄘㄨ ㄓ ㄉㄚˋ ㄧㄝˋ

近义词粗枝大叶

麤枝大叶的意思

谓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谓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七八:“《书序》恐不是 孔安国 做

麤枝大叶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即“粗枝大叶”。见“粗枝大叶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粗枝大叶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粗枝大叶”原作“麤枝大叶”。在《朱子语类・卷七八・尚书一・纲领》中,集录后世各家对于《书经》成书时间和作者的质疑。因为汉代文章的文体粗枝大叶,简略概括,然而〈书序〉文体细腻、精致,像是六朝时的作品,所以认为〈书序〉不是汉代孔安国所作。典源中“粗枝大叶”是用来指文体的简略概括,演变到元代石君宝《紫云庭》第一折:“我看不的你这般粗枝大叶,听不的你那里野调山声。”则用来比喻疏略,做事不细密。清・梦麟〈澹道人秋色梧桐图歌〉:“当其落墨时,倏欻风雨生,粗枝大叶气横出,披拂尽作秋声鸣。”则用来形容作画时构图粗犷豪迈,气势纵横。另外在《镜花缘》第一六回:“老夫于学问一道,虽未十分精通,至于眼前文义,粗枝大叶,也还略知一二。”则是用来比喻大体的轮廓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朱子语类・卷七八・尚书一・纲领》:“〈书序〉恐不是孔安国做。汉文麤枝大叶,今〈书序〉细腻,只似六朝时文字。”(源)

麤枝大叶字义分解

读音(cū), 鹿部,共33画

㈠ 麤 [ cū ]

①. 同“粗”。

读音(zhī,qí), 木部,共8画

㈠ 枝 [ zhī ]

①.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。如:树枝。枝干( gàn )。竹枝。节外生枝。枝柯。枝节(a.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;b.细碎的,不重要的)。

②. 量词,指杆形的。如:一枝铅笔。

③. 古同“支”,支持,分支。

㈡ 枝 [ qí ]

①. 古同“歧”,岔。

读音(dà,dài,tài), 大部,共3画

㈠ 大 [ dà ]

①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。如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
②. 指大小的对比。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
③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。如:大局。大众。

④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。如:不大高兴。

⑤. 年长,排行第一。如:老大。

⑥. 敬辞。如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
⑦. 时间更远。如:大前年。

⑧. 〔~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
⑨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。如:大概。大凡。

㈡ 大 [ dài ]

①. 〔~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
②. 〔~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㈢ 大 [ tài ]

①. 古通“太”。

②. 古通“泰”。

读音(yè,xié), 口部,共5画

㈠ 叶 [ yè ]

①.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。如:树叶。菜叶。叶子。叶落归根。一叶知秋。一叶蔽目(喻目光短浅,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,看不到远处、大处。亦称“一叶障目”)。

②. 像叶子的。如:铁叶。百叶窗。

③. 同“页”。

④. 世代,时期。如:初叶。末叶。

⑤. 姓。

㈡ 叶 [ xié ]

①. 和洽,合。如:叶韵。

㈢ 叶 [ shè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