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ōngyúnzhījié

松筠之节

拼音 sōng yún zhī jié怎么读

注音 ㄙㄨㄥ ㄩㄣˊ ㄓ ㄐㄧㄝˊ

感情褒义成语

松筠之节的意思

松与竹材质坚韧,岁寒不凋,因以“松筠之节”比喻坚贞的节操

出处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柳庄传》梁主奕叶重光,委诚朝廷,而今已后,方见松筠之节。

用法宾语;指人的气节。

例子他老人家德高望重,有松筠之节

松筠之节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松与竹岁寒不凋,用以比喻坚贞的节操。《隋书・卷六十六・柳庄传》:“梁主奕叶重光,委诚朝廷,而今已后,方见松筠之节。”亦作“松筠之操”。

松筠之节字义分解

读音(sōng), 木部,共8画

㈠ 松 [ sōng ]

①. 种子植物的一属,一般为常绿乔木,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。种子可榨油和食用。如:松针。松脂。松香。松子。

②. 稀散,不紧密,不靠拢,与“紧”相对。如:捆得太松。土质松软。

③. 宽,不紧张,不严格。如:规矩太松。松懈。

④. 放开。如:松手。松绑。松心。

⑤.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。如:肉松。鱼松。

⑥. 姓。

读音(yún,jūn), 竹部,共13画

㈠ 筠 [ yún ]

①. 竹子的青皮:“其在人也,如竹箭之有~也。”

②. 竹子:“柴门空闭锁松~”。

㈡ 筠 [ jūn ]

①. 〔~连〕地名,在中国四川省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
㈠ 之 [ zhī ]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如: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如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如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如: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读音(jié,jiē), 艹部,共5画

㈠ 节 [ jié ]

①.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。如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

②.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。如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

③. 段落,事项。如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

④.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。如:节气。节令。

⑤.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。如:节日。

⑥. 礼度。如:礼节。

⑦.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。如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

⑧. 操守。如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
⑨. 省减,限制。如: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
⑩. 略去,简略。如:节选。节录。

⑪.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。如:符节。使节。

⑫. 姓。

㈡ 节 [ jiē ]

①. 〔~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