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xì wū hǔ dì怎么读
注音: ㄒㄧˋ ㄨ ㄏㄨˇ ㄉㄧˋ
感情中性成语
因“舄”与“乌”、“虎”和“帝”字形相近,同经传抄,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复制
出处:《埤雅》舄九写而为乌,虎三写而为帝,言书之转易如此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;指文字抄传错误。
①. 鸟名。后作“䧿(鵲)”。《説文•鳥部》:“舄,䧿也。”《廣韻•藥韻》引文:“舄,古鵲字。”
②. 姓。《廣韻•藥韻》:“舄,人生。”
①. 加木底的鞋。《釋名•釋衣服》:“複其下曰舄。”
②. 鞋的通称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舄,履也。”
③. 柱下石。后作“磶”。《墨子•備穴》:“二尺一柱,柱下傅舄。”
④. 通“潟”。盐碱地。《漢書•溝洫志》:“民歌之曰:‘鄴有賢令兮為史公(起),决漳水兮灌鄴旁,終古舄鹵兮生稻粱。”
①. 大貌。《詩•魯頌•閟宫》:“松桷有舄,路寢孔碩。”
①. 指“乌鸦”如:乌白马角(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)。乌飞兔走(喻日往月来,时间流逝)。乌合之众。
②. 黑色的。如:乌亮。乌云。
③. 无,没有。如:化为乌有。
④. 文言疑问词,哪,何。如:乌足道哉?
⑤. 同“呜”,呜乎。
⑥. 姓。
①. 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如:虎口(➊喻危险境地;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虎穴(喻危险境地)。虎符(古代调兵的凭证,用铜铸成虎形,分两半)。虎狼(喻凶残的人)。虎头蛇尾。虎踞龙盘。龙腾虎跃。
②. 勇猛、威武。如:虎将。虎势。虎劲。虎威。虎虎。虎气。
③. 古同“唬”,威吓。
④. 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
①. 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。如:上帝。玉皇大帝。
②. 君主。如:帝王。皇帝。称帝。帝制。
舄乌虎帝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xì wū hǔ dì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因“舄”与“乌”、“虎”和“帝”字形相近,同经传抄,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。出自《埤雅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指文字抄传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