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è zuǐ liáo yá怎么读
注音: ㄎㄜˋ ㄗㄨㄟˇ ㄌㄧㄠˊ ㄧㄚˊ
感情中性成语
近义词:磕牙料嘴
搬唇弄舌课,用同“嗑”复制
出处:明・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・连枝秀》锦心绣腹,宣扬《老子》经文,发科打诨,不离机锋;课嘴撩牙,长存道眼。
用法:谓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。
①.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。如:上课。课时。课间。旷课。授课。课余活动。
②. 教学的科目。如:课程。课表。基础课。专业课。课本。课文。
③.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。如:课徒。课读。
④. 古代的一种赋税。如:国课。完粮交课。
⑤. 使交纳赋税。如:课税。课役。
⑥. 机关、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(现亦称“科”)如:会计课。
⑦. 迷信占卜的一种。如:起课。
①. 口,动物吃食,发音的器官,亦指说话。如:嘴巴。嘴头。嘴快。嘴严。嘴直。嘴软。嘴笨。嘴馋。张嘴。嘴甜心苦。
②.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。如:山嘴。壶嘴儿。
①. 掀起。如:撩起衣襟。撩起头发。
②. 用手舀着洒水。如:先撩水后扫地。
①. 挑弄,引逗。如:撩拨。撩乱(纷乱,如“眼花撩撩”。亦作“缭乱”)。春色撩人。
①. 齿(古代把大齿称为“牙”,现在“牙”是齿的通称,亦称“牙齿”)如:牙垢。牙龈。牙碜。牙祭。
②.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。如:抽屉牙子。
③. 特指象牙。如:牙雕。
④.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。如:牙商。牙行。
⑤. 姓。
课嘴撩牙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kè zuǐ liáo yá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搬唇弄舌课,用同“嗑”。出自明・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・连枝秀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