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uàn guǎn cán shěn怎么读
注音: ㄉㄨㄢˋ ㄍㄨㄢˇ ㄘㄢˊ ㄕㄣˇ
感情中性成语
残缺不全的字画复制
出处:明・焦竑《李氏〈焚书〉序》宋元丰间,禁长公之笔墨,家藏墨妙,抄割殆尽,见者若祟。不逾时而征求鼎沸,断管残沈,等于吉光片羽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;指残缺的东西。
①.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。如:断裂。断层。断面。截断。断肠。断魂。断线风筝。
②. 不继续,禁绝。如:断粮。断水。断炊。断奶。断档。断流。断种( zhóng )。断交。断片。断续。断子绝孙。
③. 判定,决定。如:判断。诊断。断狱(审理和判决罪案)。
④. 一定,绝对。如:断乎不可。断然施行。
①. 吹奏的乐器。如:管乐器。管弦乐。
②. 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。如:管道。管线。管见(谦辞,浅陋的见识)。管窥蠡测(从竹管里看天,用瓢量海水,喻眼光狭窄,见识短浅)。管中窥豹。气管。血管。针管。双管齐下。
③. 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。如:电子管。晶体管。
④. 负责,经理。如:管理。
①. 害,毁坏。如:残害。摧残。
②. 不完全,余下的。如:残余。残阳。残存。残废。残佚。苟延残喘。
③. 凶恶。如:残忍。残酷。凶残。
①. 通“瀋”。汁:“为榆~”。
②. 沈阳,地名,在辽宁省。
③. 姓。
断管残沈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duàn guǎn cán shěn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残缺不全的字画。出自明・焦竑《李氏〈焚书〉序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指残缺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