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íngyán

形于言色

拼音 xíng yú yán sè怎么读

注音 ㄒㄧㄥˊ ㄩˊ ㄧㄢˊ ㄙㄜˋ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形于颜色形于辞色

形于言色的意思

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言谈和神色上面色:神色

出处《晋书・何无忌传》少有大志,忠亮任气,人有不称其心者,辄形于言色。

用法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例子《魏书·任城王传》:“每怀郁怏,形于言色,遂纵酒欢娱,不亲政事。”

形于言色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内在的思想表现于言辞及神情上。《魏书・卷十九・景穆十二王传中・任城王云传》:“每怀郁怏,形于言色,遂纵酒欢娱,不亲政事。”《晋书・卷八十五・何无忌传》:“少有大志,忠亮任气,人有不称其心者,辄形于言色。”亦作“形于辞色。”

形于言色的翻译

  1. show in one's words and expression

形于言色字义分解

读音(xíng), 彡部,共7画

㈠ 形 [ xíng ]

①. 实体。如:形仪(体态仪表)。形体。形貌。形容。形骸。形单影只。形影相吊。

②. 样子。如:形状。形式。形态。形迹。地形。情形。

③. 表现。如:形诸笔墨。喜形于色。

④. 对照,比较。如:相形见绌。

⑤. 状况,地势。如:形势。

⑥. 古同“型”,模子。

⑦. 古同“刑”,刑罚。

读音(yú), 一部,共3画

㈠ 于 [ yú ]

①. 介词(➊在,如“生~北京”;➋到,如“荣誉归~老师”;➌对,如“勤~学习”;➍向,如“出~自愿”;➎给,如“问道~盲”;➏自,从,如“取之~民”;➐表比较,如“重~泰山”;➑表被动,如“限~水平”)。

②. 后缀(➊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~防范”;➋在动词后,如“属~未来)。

③. 姓。

读音(yán), 言部,共7画

㈠ 言 [ yán ]

①. 讲,说。如:言说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欢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 zhòng 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

②. 说的话。如:言论。言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言。言语。言简意赅。

③. 汉语的字。如:五言诗。七言绝句。洋洋万言。

④. 语助词,无义。如:言归于好。“言告师氏,言告言归”。

⑤. 姓。

读音(sè), 色部,共6画

㈠ 色 [ sè ]

①. 由物体发射、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。如:颜色。色彩。色相( xiàng )。色调( diào )。

②.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、样子。如:脸色。气色。色厉内荏。

③. 情景,景象。如:行色匆匆。景色宜人。

④. 种类。如:各色用品。

⑤. 品质,质量。如:音色。成色。足色纹银。

⑥. 妇女美貌。如:姿色。色艺。

⑦. 情欲。如:色情。好( hào )色。

㈡ 色 [ shǎi ]